
疆域,天下。 南朝 陳 徐陵 《為陳武帝即位告天文》:“ 放勳 重華 之世,鹹無意於受終,當塗典午之君,雖有心於揖讓,皆以英才處萬乘,高勳禦四海,故能大庇黔首,光宅區縣。”《北齊書·儒林傳序》:“及仗義建旗,掃清區縣,以正君臣,以齊上下。”《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蠟百神樂章》:“瑤絃自樂乾坤泰,玉鏚長歡區縣寧。”今指區和縣兩級行政區劃。
“區縣”這一詞語的釋義可以從古今兩個維度進行解析:
古代含義
古漢語中,“區縣”指代疆域或天下,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南朝陳徐陵《為陳武帝即位告天文》中“光宅區縣”即象征統治天下。
現代含義
當代指中國行政區劃中的縣級行政區,包括市轄區和縣,隸屬于地級市(或地區、自治州等),下轄鄉級行政區。
特征 | 市轄區 | 縣 |
---|---|---|
地理位置 | 多位于城市中心 | 多位于城市邊緣或郊區 |
城市化程度 | 建成區為主 | 郊區或未建成區為主 |
面積規模 | 相對較小 | 通常較大 |
職能側重 | 城市管理與服務 | 農業與鄉村治理 |
根據《憲法》規定,區縣的劃分需遵循: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行政區劃案例或曆史文獻原文,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區縣是中國行政區劃的中層級單位,指的是各省級行政區劃中相對較小的行政區域。它是省級行政區劃的下一級,通常由若幹個鄉鎮組成。
區縣的拆分部首是「區」和「縣」。其中,「區」的部首是「十」,總共4筆;「縣」的部首是「⻏」(由「工」和「小」組成),總共6筆。
「區縣」這個詞的來源要追溯到古代,最早見于《周禮·司縣官·司馬》中。在繁體字中,「區縣」保持不變。
古代漢字中的「區縣」,寫作「區縣」。它們的形狀與現在的寫法相似,隻是字體略有不同。
1. 這個區縣的教育發展非常迅速。 2. 我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縣,有許多名勝古迹。
區縣衙門、區縣政府、區縣鄉鎮、區縣級别、縣區劃分等。
市、州、地級市、自治州,這些都可以與區縣這個概念類似地使用。
省、國,這些代表更高一級的行政區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