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信傳說中勾攝人的靈魂的鬼。 清 蔣士铨 《臨川夢·說夢》:“羞答答喪門神,一把兒冰肌玉骨;笑嘻嘻勾死鬼,兩行兒紅粉金釵。”
“勾死鬼”是漢語中的一個詞彙,其含義和文化背景如下:
勾死鬼(拼音:gōu sǐ guǐ)指迷信傳說中勾攝活人靈魂的鬼魂,通常與陰曹地府的勾魂使者形象相關。該詞多用于形容暗中引誘或導緻他人死亡的角色。
文學引用
清代蔣士铨在戲曲《臨川夢·說夢》中寫道:“笑嘻嘻勾死鬼,兩行兒紅粉金钗”,通過拟人化描寫,将勾死鬼與喪門神并列,暗喻誘惑與災禍的結合。
文化象征
在民間信仰中,勾死鬼類似于“黑白無常”等勾魂使者,代表死亡與因果報應,常見于傳統志怪文學或戲曲中。
該詞多用于貶義語境,例如:
以上内容綜合自漢典、古籍引用及民俗釋義(詳見、4、5、6)。如需進一步查閱,可參考《臨川夢》原文或相關民俗研究文獻。
“勾死鬼”是一個中國流行的網絡用語,形容人或事物使人恐懼、吓到或震驚的程度非常高。當人們使用“勾死鬼”時,他們實際上是表達對某人或某事的強烈情感。
“勾死鬼”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首:“力”、“鬼”、“虍”。其中,“力”是第二筆畫,分别“丿丶”兩畫;“鬼”是第 194 筆畫,分别“屍鬼屍”三畫;“虍”是第141筆畫,由“丿一亅丨”四畫組成。
“勾死鬼”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的網絡社交平台,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個人對人們的心理或情感産生極強的沖擊。隨着網絡文化的傳播,這個詞彙逐漸流行開來,被人們廣泛使用。
在繁體字中,“勾死鬼”的寫法為“勾死鬼”。
在古時候,漢字“勾死鬼”的寫法沒有變化,仍然是“勾死鬼”。
1. 這部恐怖電影真是勾死鬼,我都吓得睡不着覺了。
2. 這個遊戲太刺激了!簡直是勾死鬼。
3. 這個鬼屋真是勾死鬼,我差點受不了。
1. 勾心鬥角
2. 勾結
3. 心鬼
1. 極惡
2. 惡魔
3. 恐怖
1. 友善
2. 安撫
3. 安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