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鑒是以年度為單位系統編纂的權威資料性工具書,主要記錄某一領域、地區或行業全年核心信息,兼具曆史存檔與現實參考價值。以下是詳細解析:
年鑒是按年度連續出版的綜合性參考工具,核心功能在于系統彙輯上一年度的重要文獻、統計數據、重大事件及發展成果。其名稱源自“年”代表時間周期,“鑒”寓意審察與借鑒,體現對年度發展軌迹的總結與反思。
分類依據 | 常見類型 |
---|---|
内容範圍 | 綜合性年鑒、專門性年鑒 |
地域範圍 | 全國性年鑒、地方性年鑒 |
數據側重 | 統計年鑒、行業年鑒 |
(數據來源:)
通過年鑒,使用者可快速獲取經核實的年度核心信息,其内容密度相當于單冊包含200-300份專業報告的精華整合。
《年鑒》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來描述一個年度的紀事、事件、統計數據等資料集合的出版物。它通常收集了特定年份的各領域的重要信息和發展動态,以供人們查詢和研究。
《年鑒》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幹”和“金”,其中“幹”是上部,表示動态,也常能表示時間;“金”是下部,表示財富或金屬等。
根據部首查詢,筆畫數總共是12畫。
《年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最早出現該詞的文獻記載是在明代,起初是指官府編纂的有關某個特定年份的各類資料的書籍。
在繁體字中,年鑒被寫作「年鑑」。
在古代,年鑒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其中,「鑒」這個字,在古時的寫法可能為「觀」,意為觀察、審視。
1. 這本年鑒收集了最新的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的數據。
2. 根據這個年鑒,我們可以了解到過去十年中城市的變化。
年鑒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不同的詞組,例如:
1. 全球年鑒
2. 統計年鑒
3. 農業年鑒
與年鑒意義相近的一些詞語有:
1. 年譜
2. 年紀事
3. 年度報告
年鑒的反義詞可以是臨時性的、不連續性的,例如:
1. 即時新聞
2. 臨時統計
3. 非周期性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