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洋的意思、大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洋的解釋

(1) [ocean]∶地球表面上被水覆蓋的廣大地方

(2) [silver-dollar]∶銀元的俗稱

詳細解釋

(1).指海洋。《水浒傳》第一一六回:“不期風水不順,打出大洋裡去了。” 朱自清 《<燕知草>序》:“難怪乎 平伯 會在大洋裡想着,會在睡夢裡惦着。”

(2).銀元的俗稱。 劉半農 《拟拟曲一》:“老哥你想:一塊大洋要換二十多吊。” 老舍 《駱駝祥子》三:“就單說三條大活駱駝,也不能,絕不能,隻值三十五塊大洋!”

(3).“小洋”的對稱。在舊 中國 ,指同銀元保持十進的貨币計算單位。銀元一元等于大洋十角,大洋一角等于大洋十分。起初銀元一元兌換銀角十角,銀角貶值後,銀元一元通常可兌換十一、二角。此後銀角就稱小洋、小洋一角一、二分合大洋一角。 丁玲 《奔》:“五個鐘頭要花上六角大洋,合錢就是兩千了。” 毛6*6*《井岡山的鬥争》:“現在則相反,除糧食外,每天每人隻有五分大洋的油鹽柴菜錢。”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大洋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大洋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根據權威詞典釋義整理如下:


一、指舊時流通的銀質硬币

釋義:特指中國清末至民國時期鑄造、使用的銀元,又稱“銀圓”。其标準重量約為七錢二分(約26.86克),含純銀九成。

例句:

“他掏出一塊‘袁大頭’大洋付了酒錢。”

來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明确将“大洋”釋義為“銀圓”,并注明其曆史背景。


二、地理學概念:地球表面的廣闊海域

釋義:指地球表面被鹹水覆蓋的廣闊連續水體,面積遠大于海,分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

科學定義:

大洋是海洋的主體部分,深度通常在2000米以上,具有獨立的洋流系統和潮汐規律。

來源: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定義“洋”為“地球表面廣大的水域”,并詳細劃分四大洋範圍。


三、文學修辭中的宏大意象

釋義:比喻廣闊無垠、氣勢恢宏的事物或場景,常見于詩歌與文學作品。

例句:

“他的心胸如大洋般包容萬物。”

來源: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收錄此比喻義項,強調其象征“浩瀚無際”的文學用法。


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涵蓋曆史貨币、地理術語及文學隱喻三重維度,符合漢語語義演變脈絡。

網絡擴展解釋

“大洋”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地理概念:指廣闊的海洋

  1. 基本定義
    指地球表面被水覆蓋的廣闊區域,強調海洋的遼闊與無垠。例如《水浒傳》中“打出大洋裡去了”即描述船隻進入外海的情景。

  2. 引申意義
    可比喻事物的廣闊無邊,如朱自清在《<燕知草>序》中“在大洋裡想着”暗指思緒的深遠。


二、貨币概念:舊時銀元的俗稱

  1. 曆史背景
    銀元起源于15世紀末的歐洲,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傳入中國。清末中國自鑄銀币後,民間将銀元統稱為“大洋”。

  2. 貨币體系
    在舊中國,大洋是十進制貨币單位:1元=10角=100分。銀元貶值後,實際兌換比例常高于面值,衍生出“小洋”概念(如1角小洋≈1.1-1.2分大洋)。

  3. 别稱與使用
    又稱“洋錢”“花邊錢”,例句如“五大洋也不夠寬”,體現了其作為貨币的流通屬性。


總結
“大洋”既可指自然地理中的浩瀚海洋,也承載着中國近代貨币史的文化印記。具體語境需結合曆史背景或地理描述判斷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敖辟拔出兵籍逼取彩氣鸧鸆差譌澈底睈睈城濠穿荊度棘傳祚打關節盜名斷發紋身二立飯僧煩瑣鋼炮供吐觀音衲赫斤呴嘔花信年華浒浒交互交口贊譽機徽警唱進祿加官揪痧科減口川累墜鸾鹄停峙滅絕密唆莫難内幹陪從遷序伽陀羅擒綁人亡邦瘁軟兀剌世雄食馔一口蝨子嗽口索道韬穎鐵舌偷雞不着,反折一把米晚餐晚飔無辭無底壑寤辟遐終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