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麤狂的意思、麤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麤狂的解释

亦作“麄狂”。粗率狂妄。 唐 白居易 《赠梦得》诗:“渐觉咏诗犹老丑,岂宜凭酒更麄狂?” 宋 苏轼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之二:“无多酌我君须听,醉后麤狂胆满躯。”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朕与 晋 弟雍睦起国,和好相保,他日欲令管勾天下公事,麤狂小人,敢离我手足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麤狂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麤”(cū)和“狂”(kuáng)二字组合而成,其含义可从字源、词义及用法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麤(cū)

    本义指“粗疏”“不精”,《说文解字》释为“行超远也”,引申为粗鲁、莽撞之意。字形由三“鹿”组成,象征群鹿奔跃时的杂乱无序,后泛指粗糙、粗野的行为。

  2. 狂(kuáng)

    原指狗发疯,《说文》注“狾犬也”,后扩展形容人的放荡不羁、不受约束,如《论语》“狂者进取”中的积极含义,或“狂妄”“疯狂”等贬义。

二、词义内涵

“麤狂”属贬义复合词,强调行为粗野且性情乖张的双重特质:

三、典籍用例

  1. 《全唐诗·寒山诗》

    “麤狂装虎豹,巧诈妙机关”,以“麤狂”讽刺虚伪张扬之人。

  2. 《朱子语类》

    评述文人“麤狂轻浮,非端人正士”,批判其浮躁失礼之态。

四、现代适用性

该词今已罕用,但可借以批判极端无礼或失控行为(如“麤狂无度”)。研究古典文学或历史文献时需注意其语境中的贬斥色彩。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网络版)http://www.guoxuedashi.com/kangxi/pic.php?f=zdct&p=zidian
  2. 《全唐诗》寒山诗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数据库)
  3.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官网)https://ctext.org/zhu-zi-yu-lei

网络扩展解释

“麤狂”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麤狂”意为粗率狂妄,形容言行举止不加约束、缺乏礼数或过度张扬的状态。该词在古籍中亦写作“麄狂”,属于同义异体字现象。

二、字形与词源

三、历史用例

  1. 贬义语境
    宋代文莹《玉壶清话》记载宋太祖斥责离间兄弟关系者为“麤狂小人”,体现对鲁莽无礼行为的批判。
  2. 中性或自嘲用法
    如苏轼诗句“醉后麤狂胆满躯”,借酒意表达豪放不羁的情怀;白居易诗中“岂宜凭酒更麄狂”则暗含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四、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见,主要用于古籍阅读或文学创作中。需注意其贬义色彩较强,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情感倾向。

若需进一步探究相关诗词背景或字形演变,可参考《说文解字》等工具书或唐宋诗词注解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保结笔楮兵棋不自禁采搏谄躁沉思默想吃不了包着走驰轶储价大行彫锼顶尖,顶尖儿东半球东倒西歪堕婆登椟丸反齿非战负谩耕敛阁束古里甲过腊后主搅海翻江阶席祭服敬贤重士举兵澜倒波随泪蜡连复落后冒制蒙瞍鸟子声辟暑婆姨弱房桑枢韦带三迳烧纸钱市升睡僊戍所陶猗天宝君天部跳蹬啼泣痛悔媮幸枉口嚼舌围姓文名渥漉蜗行无明夜仙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