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毗尼的意思、毗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毗尼的解釋

佛教語。梵語vinaya的譯音。又譯作“毗奈耶”。意為律。《楞嚴經》卷一:“嚴浄毗尼,弘範三界。” 唐 顔真卿 《撫州戒壇記》:“學徒雖增,毗尼未立。” 宋 王禹偁 《<左街僧錄通惠大師文集>序》:“大師多毗尼著述,謂之‘律虎’。” 明 屠隆 《昙花記·夫人内修》:“蓮臺寶刹新構起,雲冠嚴浄毗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毗尼”是佛教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明确指向:

  1. 基本含義
    該詞源自梵語“vinaya”的音譯(又譯“毗奈耶”),意為佛教的戒律,特指僧團内部的行為規範與修行準則。例如《楞嚴經》提到“嚴浄毗尼,弘範三界”,即強調通過戒律淨化修行。

  2. 詞源與演變

    • 原意與“律”直接相關,唐代顔真卿《撫州戒壇記》中“毗尼未立”即指戒律尚未确立。
    • 部分文獻(如)提到其引申為“事物相似”,這可能是詞義在特定語境下的擴展,但并非主流用法。
  3.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佛教經典和修行讨論中,如描述僧團戒律體系(如“毗尼著述”指戒律相關著作)或聖地建設(如尼泊爾藍毗尼的佛教項目)。

  4. 相關概念
    常與“弘範三界”“戒壇”等佛教術語關聯,體現戒律在修行中的核心地位。

毗尼的核心含義是佛教戒律,屬于梵語音譯詞,需結合具體佛教文獻理解其深層内涵。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楞嚴經》或唐代佛教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毗尼的意思

毗尼(pí n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佛教中的尼姑。在佛教中,毗尼即出家修行的女性,她們放棄世俗生活,持戒修行,追求解脫和智慧。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毗尼的部首是每一部首,由5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毗尼一詞來源于梵語“bhikshuni”,意為尼姑。在繁體中,毗尼的字形保持不變,仍然寫作「毗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毗尼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毗尼的字形寫作「毘尼」。

例句

1. 她決定出家成為一位毗尼,追尋内心的甯靜。

2. 這座寺廟裡居住着許多虔誠的毗尼。

組詞

毗尼組成的詞語:

1. 比丘尼:指佛教中的尼姑和尼庵。

2. 尼姑庵:尼姑們居住和修行的地方。

3. 毗盧尼:佛教經典《毗盧遮那仙性現前經》中的角色名。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尼姑、僧尼、出家女、出家修行者。

反義詞:俗家女、女居士、非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