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地壇的意思、地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地壇的解釋

皇帝祭地的壇。又稱“方澤”、“方丘”。今 北京市 安定門 外有 明 清 地壇, 明 嘉靖 九年建, 清 重加修治。方形,周圍約五十丈,廣八6*九丈,中有方壇。《清會典·工部》:“紫禁城之南,左太廟,右社稷。設壇於四郊:都城之巳為天壇,丑為地壇,卯為日壇,酉為月壇,未為先農壇,三壇附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地壇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地壇是中國古代祭祀地祇的重要禮制建築,其名稱可從字形、字義及文化内涵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地”

    《說文解字》釋為“萬物所陳列也”,指承載萬物的自然實體。《現代漢語詞典》定義為“地球表面除海洋外的部分”,引申為與“天”相對的範疇。

  2. “壇”

    本義為“祭場”,《禮記·祭法》注“封土曰壇”,指古代以土石築成的高台,用于祭祀、盟誓等儀式。

二、合成詞釋義

“地壇”即古代帝王祭祀“皇地祇”(土地神)的場所,與天壇對應,體現“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其核心功能為:

三、文化實例:北京地壇

現存最著名的地壇為北京地壇(方澤壇),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

四、引申含義

現代漢語中,“地壇”可引申為:

  1. 文化符號:象征人與土地的依存關系(如史鐵生《我與地壇》中的生命哲思)。
  2. 曆史地标:特指北京地壇公園及其關聯的文化活動(如地壇廟會)。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2. 夏征農,陳至立主編. 《辭海》(第六版彩圖本).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3. 北京市東城區園林綠化局. 北京地壇公園官方網站. https://www.dtpark.org.cn (注:實際引用請确認最新有效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地壇是中國古代皇家祭祀地神的重要場所,其含義可從多個層面解析:

1. 基本定義與曆史功能
地壇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土地之神)的專用祭壇,又稱方澤壇或方丘,與天壇對應,形成“天圓地方”的宇宙觀象征。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時期擴建修繕,現存于北京安定門外地壇公園内。

2. 建築特征

3. 象征與文化意義
作為“禮制建築”的核心代表,地壇體現了古代農耕社會對土地的尊崇,通過祭祀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其布局與天壇呼應,強化了“天地合一”的哲學思想。

4. 現狀與保護
1925年地壇被改為京兆公園,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列入),園内保留方澤壇、皇祇室、齋宮等古迹,綠化覆蓋率78%,兼具曆史教育與公共休閑功能。

擴展參考:地壇在文學作品中常被賦予精神聖地的隱喻,如史鐵生《我與地壇》中将其視為生命哲思的載體,進一步拓展了其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按舞襃厚兵馬籍參宥成仙崇達出迓篡位醋罐子倒冠落佩放免販售繁體費才氛濁閣皂歸轸古貌古心含煦涵漬恒心鴻鹄謀環利通索轘轅講席箭金尖纖腳打着腦杓子蹐馳糾勒寬厰揆宰臘雞頭琅湯朗詣料理鋪蛎粉牆伶伶六戚龍吭路面懋長夢魂冥谶木禾拏下馬懦孱漚氣披毛索靥七星劍三國散耍沈耽手高眼低酸子台堡天雞托化陀隧協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