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待除的意思、待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待除的解釋

謂官吏等候調任新職。《漢書·王莽傳中》:“諸 劉 為諸侯者,以戶多少就五等之差;其為吏者皆罷,待除於家。” 顔師古 注:“罷黜其職,各使退歸,而言在家待遷除。”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其下州縣之吏,一月所得,多者錢八6*九千,少者四五千,以守選、待除、守缺通之,蓋六七年而後得三年之祿,計一月所得,乃實不能及三四千而已。”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仕進》:“稱呼待差曰待除。”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待除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待除”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進行區分:

一、官吏調任場景(主流含義)

  1. 基本定義
    指古代官吏在卸任原職後,暫時居家等待朝廷任命新職務的狀态。這一用法多見于《漢書》《宋史》等史籍,如《漢書·王莽傳》記載官員“待除于家”,顔師古注解為“退歸在家等待遷除”。

  2. 曆史背景
    宋代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中提到,基層官吏需經曆“守選、待除、守缺”等階段,平均等待6-7年才能獲得3年俸祿,反映古代官僚體系中的職位輪換制度。

二、現代引申含義(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等待消除/清除”(如查字典網),但該用法缺乏廣泛文獻例證,可能是基于字面的引申理解。

使用建議
研究古文時應采用第一種釋義;現代語境若使用需結合上下文明确指向。可通過《漢書》《王安石文集》等原始文獻進一步考證曆史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待除》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等待或準備除去或清除的事物。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待”部分包含“彳”和“寸”兩個筆畫,表示行走和時間;而“除”部分包含“舁”和“餘”兩個筆畫,表示移動和剩餘。兩個部首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等待清除的意思。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繁體字中,待除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在其中的“舁”的部分有一些變化。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舁”是由“下”和“力”兩個部首組成。這個變化反映了漢字書寫方式的演變和發展。 以下是一個例句:“這些垃圾現在正在待除中。”這個例句表達了一種正在等待清除垃圾的場景。 一些與“待除”相關的詞語有:“清理”、“清除”、“移除”等。這些詞語都表示去除或清理某些事物的意思。 與“待除”相反的詞語是“保留”、“保持”等。這些詞語表示保留或維持某種狀态,與清除相對。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隨時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