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條件具備,事情就可辦成。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張安道論科第》:“諺雲:水到魚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
“水到魚行”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二、基本釋義
比喻條件成熟或準備充分,事情自然能順利推進。類似于“水到渠成”,強調外部環境或内在條件完備後,行動便會順理成章地展開。
三、結構與比喻解析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工作、學習或管理中需等待時機或資源到位的情況。例如:
“項目籌備階段需耐心完善基礎,待‘水到魚行’時,推進效率會大幅提升。”
五、補充說明
此成語強調自然規律與人為努力的結合,適用于鼓勵耐心籌備、把握時機的語境。
《水到魚行》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水流到魚遊,形容水流深遠,魚兒自然暢遊。也用來比喻使人走進境地,事事順利。
《水到魚行》的拆分部首是水字的“三點水”,分别是在上、在中間、在下的三個點。筆畫是水字的4畫,魚字的8畫,行字的6畫。
《水到魚行》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荀子·勸學》篇中:“誰者生于魚,齊歸生于鳥。樹生之猿,海生之鯉,衆生之象以變化焉。水至則魚腹淵,水至則魚行;道高則鳥舞,人多則歡呼。”後來逐漸流傳開來。
在繁體字中,成語的寫法是「水到魚行」。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今有一些差異,而《水到魚行》也不例外。在古代,該成語的寫法是:「水至則魚腹淵,水至則魚行」。
1. 他在工作中總是表現得遊刃有餘,水到魚行。
2. 雖然遭遇了困難,但是隻要有信心和毅力,我們一定能夠水到魚行。
1. 淵水魚:比喻隱藏在深處的智者。
2. 魚貫而行:形容人或車輛一個接一個地連續前進。
3.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比喻不斷流動的水不會變質,經常使用的東西不會生蟲。
1. 投機取巧:指采取某種容易得手的手段獲得成功。
2. 順風順水:比喻事情進展順利,沒有阻礙。
1. 杯水車薪:比喻幫助或供應太少,對問題無濟于事。
2. 半途而廢:比喻做事情隻做了一半,就不再繼續下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