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侑的意思、三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侑的解釋

(1).三勸食。古代貴族大食或祭祀之禮。《周禮·春官·大司樂》:“王大食,三侑,皆令奏鐘鼓。”《史記·禮書》:“三侑之弗食也。” 司馬貞 索隱:“禮,祭必立侑以勸屍食,至三飯而後止。每飯有侑一人,故有三侑。既是勸屍,故不相食。”

(2).同“ 三宥 ”。《管子·法法》:“文有三侑,武毋一赦。” 尹知章 注:“侑,寬也。” 石一參 今诠:“侑,通‘宥’。此言用法之嚴,武事尤重于文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侑”是古代漢語中的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禮儀場景:勸食制度

指古代貴族在大食(盛大宴飲)或祭祀時,三次勸食的禮儀。例如《周禮·春官·大司樂》記載:“王大食,三侑,皆令奏鐘鼓”,說明周王在重要宴席中,通過三次勸食儀式配合禮樂。司馬貞《史記索隱》進一步解釋:“每飯有侑一人,故有三侑”,即每進一次餐需專人勸食,共三次。

二、法律場景:寬宥政策

通假為“三宥”,表示寬恕、赦免的法律制度。《管子·法法》提到“文有三侑,武毋一赦”,尹知章注解“侑”為“寬也”,指文治需多次寬宥,而武治不可輕易赦免。

詞義溯源

建議需要更詳細文獻考證時,可參考《周禮》《管子》等原典或漢典網的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侑:詞義和拆分部首筆畫

三侑(sān yōu)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三”和“侑”兩個字組成。其中,“三”是多少的意思,表示數字3;“侑”表示行動慷慨大方,待人友善。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三(上下結構)+ 人(從上至下)+ 一(一橫)

拆分筆畫:三侑共計13畫。

來源和繁體

《三侑》一詞源于《爾雅·釋诂》中的記載,意指“行為慷慨,待人友善”。在古代漢字中,它是以簡體字書寫,沒有繁體字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侑”字當時的寫法是“人”字旁邊寫上兩個點,代表行動大方的意思,以示慷慨大方待人。

例句

他是個非常三侑的人,總是樂于助人,讓人感到溫暖。

組詞

三好、三思、三光、侑善、侑義等。

近義詞

和藹、仗義、慷慨、寬厚。

反義詞

吝啬、小氣、冷漠、自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