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搗衣石。 章炳麟 《新方言·釋器》:“ 平陽 謂擣衣石為杵搏石。搏亦擣也。”
“杵搏石”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ǔ bó shí,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杵搏石”是特定方言中對“搗衣石”的稱謂,需注意與網絡誤傳的成語含義區分。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章炳麟的《新方言》或方言研究文獻。
《杵搏石》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在古代漢語中表示“用杵子搏擊石頭”的意思。它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堅韌不拔、不屈不撓、頑強鬥志的特點。
《杵搏石》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木”字,右邊的部首是“石”字。它的總筆畫數為13筆,其中“杵”字有5筆,“搏”字有11筆,“石”字有5筆。
《杵搏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武術文化。在傳統武術中,搏擊石頭被用來鍛煉身體力量和意志品質。這個詞的繁體字是「杵搏石」。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一些變體寫法。以《杵搏石》為例,有些古代文獻中的寫法是「杼搏石」,意思相同。
1. 他一直堅持訓練,真是一個杵搏石的人。
2. 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我們都需要展現出杵搏石的精神。
1. 杵打:用杵子敲打。
2. 搏鬥:争鬥、戰鬥。
1. 剛毅:意志堅強、不屈不撓。
2. 堅定:意志堅定,不易動搖。
1. 懦弱:意志薄弱,缺乏勇氣。
2. 膽怯:害怕、畏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