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敬的意思、持敬的詳細解釋
持敬的解釋
持守恭敬之心。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三:“造道必有門, 伊 洛 先覺以持敬為造道之門。”《宋史·鄭清之傳》:“進《十龜元吉箴》:一持敬,二典學。”
詞語分解
- 持的解釋 持 í 拿着,握住:持筆。持槍。持牢(把穩)。 遵守不變:堅持。持久。持操(保持節操)。持之以恒。 主張,掌管:主持。持平。持國。持重。持之有故(立論有根據)。 對待,處理:持身(對待自己)。持盈。持
- 敬的解釋 敬 ì 尊重,有禮貌地對待:尊敬。緻敬。敬重(恘 )。敬愛。敬仰。恭敬。敬辭。敬慕。敬獻。 表示敬意的禮物:喜敬。壽敬。 有禮貌地送上去:敬酒。敬香。 謹慎,不怠慢:慎始敬終(自始自終都謹慎不懈)。
網絡擴展解釋
“持敬”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持守恭敬之心”,具體可從以下方面綜合理解:
-
基本釋義
指在行為與心态上保持恭敬、嚴謹的态度。其中“持”意為堅守、保持,“敬”則強調敬畏與尊重,組合後體現為内外一緻的恭謹狀态。
-
哲學與修養内涵
在宋代理學中,“持敬”被視為重要的修身方法。例如《鶴林玉露》提到“伊洛先覺以持敬為造道之門”,說明其被當作道德修養的途徑。王陽明進一步闡釋,持敬并非強制摒除外界幹擾(如“槁木死灰”),而是心不隨外物流轉,在動靜中保持專注的功夫。
-
實踐場景
常用于描述個人品德,強調對他人、事物的尊重态度。例如主客交往時“敬茶敬酒”,或處理事務時保持謙遜嚴謹。
-
曆史文獻印證
《宋史·鄭清之傳》記載其進獻《十龜元吉箴》,将“持敬”列為首要準則,與“典學”并列,凸顯其在傳統倫理體系中的地位。
該詞融合了行為規範與精神修養,既指外在禮儀的恪守,也包含内在專注與敬畏的培育,是儒家“克己複禮”思想的具體體現。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h2):《持敬》的含義及相關信息
段落1(p):
持敬(chí jìng)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含義是“懷有敬畏之心,尊重對待”。它是由“持”和“敬”兩個字組成,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下面給出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信息。
段落2(p):
拆分部首:
持(chí):手部并列的意思,作為部首時,表示與人相關的動作和狀态。
敬(jìng):言語在上部的意思,作為部首時,表示與言語、禮儀相關的事物。
筆畫:
持(chí):4畫
敬(jìng):12畫
段落3(p):
來源:
《持敬》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經典文獻中,後來被廣泛使用。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禮儀和尊重的重視,強調了人與人之間應該懷有敬畏之心,對待他人要持有尊重的态度。
段落4(p):
繁體:
持敬(chí jìng)的繁體字為「持敬」,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段落5(p):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持敬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形狀與現代字形相似。
段落6(p):
例句:
1. 我們要持敬他人的勞動,不浪費資源。
2. 學生應該對老師的教誨持敬。
3. 在家庭中要持敬長輩,不說不禮貌的話。
段落7(p):
組詞:
持心、敬仰、持重、敬畏、敬重、持久、敬愛
段落8(p):
近義詞:
尊敬、尊重、敬重、敬愛、敬畏
段落9(p):
反義詞:
輕視、不敬、不重視
希望以上相關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