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兵寸鐵的意思、尺兵寸鐵的詳細解釋
尺兵寸鐵的解釋
比喻微小的武力。 清 戴名世 《八月庚申及齊師戰于乾時我師敗績》:“昔者 王莽 乘 西漢 之衰,不用尺兵寸鐵而移 漢 祚, 翟義 起兵讨之,未成而身死。”
詞語分解
- 尺兵的解釋 短小的兵器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戰國策;燕策》
- 寸鐵的解釋 指極小或極少的兵器手無寸鐵詳細解釋指短小的或極少的兵器。 宋 蘇轼 《聚星堂雪》詩:“當時號令君聽取,白戰不許持寸鐵。”《鏡花緣》第九八回:“此人手無寸鐵,這卻怎好!” 嚴複 《救亡決論》:“ 中
網絡擴展解釋
“尺兵寸鐵”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比喻微小的武力,通常用于形容極有限的軍事力量或手段。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 詞義:指微小的武力或兵力,強調力量薄弱或資源匮乏,常用于形容在對抗中處于劣勢的一方。
- 近義詞:單槍匹馬、寸兵尺鐵(兩者詞序不同但含義相近)。
- 反義詞:千軍萬馬、兵強馬壯。
二、出處與用法
- 典故來源:
最早出自清代戴名世《八月庚申齊師戰于乾時我師敗績》,原文提到王莽篡漢時“不用尺兵寸鐵而移漢祚”,形容其未動用武力即颠覆政權。
- 結構特點:
聯合式成語,通常作賓語,用于軍事或曆史語境,如“不費尺兵寸鐵”。
- 感情色彩:中性,客觀描述力量微小,無褒貶傾向。
三、擴展解析
- 關聯成語:
“寸兵尺鐵”與“尺兵寸鐵”詞序不同但含義相同,如宋代蘇轼《策略五》中亦有“不用寸兵尺鐵”的表述。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評述或文學創作,強調以弱勝強、以小搏大的情境,例如:“敵軍壓境,城中僅剩尺兵寸鐵,卻仍奮力抵抗。”
四、注意事項
- 部分資料提及該詞可引申為“意志堅定”(如、3),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佐證,建議以經典釋義為主。
- 若需引用具體例句或考證出處,可參考戴名世、蘇轼的原著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尺兵寸鐵:詞義、部首和筆畫
詞義:
《尺兵寸鐵》這個詞是形容某件事物或情況非常精确、嚴謹,不容許絲毫差錯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尺兵寸鐵》可以分解為:尺(chǐ) + 兵(bīng) + 寸(cùn) + 鐵(tiě)。
- 尺:部首為屍,總筆畫為四。
- 兵:部首為八,總筆畫為七。
- 寸:部首為寸,總筆畫為寸。
- 鐵:部首為钅,總筆畫為十。
來源:
《尺兵寸鐵》一詞最早出自中國古代儒家經典之一的《論語·子罕第五》,原文是“甚矣吾衰也,亂乎哉!亂乎哉!”。後來,這句話被引申為形容嚴密準确的意思。
繁體:
《尺兵寸鐵》的繁體寫法為「尺兵寸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尺兵寸鐵》在古文中的寫法可能會略有差異,但基本上是相似的。
例句:
- 他的工藝品做得尺兵寸鐵,非常精美。
- 這家餐廳的服務非常尺兵寸鐵,一絲不苟。
- 我們的工作要像尺兵寸鐵一樣,追求完美。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 組詞:尺度、兵器、寸步不離、鐵證如山。
- 近義詞:層巒疊嶂、嚴密精确。
- 反義詞:馬馬虎虎、粗心大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