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遼鶴的意思、遼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遼鶴的解釋

(1).指 遼東 丁令威 得仙化鶴歸裡事。 唐 劉禹錫 《遙和白賓客分司初到洛中戲呈馮尹》:“冥鴻何所慕, 遼 鶴乍飛迴。” 宋 周邦彥 《點绛唇·傷感》詞:“ 遼 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 元 趙孟頫 《東陽八景樓》詩:“羽士曾聞 遼 鶴語,征人又見塞鴻飛。” 甯調元 《壬子感事四章》之一:“不食帝羓終積憾,似聞 遼 鶴有啼痕。”

(2). 遼東 人 丁令威 ,學道後化鶴歸 遼 ,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歸。”事見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後以“遼鶴”指代千年。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谒靈池朱真人洞詞》:“伏惟仙君道逸冥鴻,壽逾 遼 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遼鶴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典故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源于古代傳說,後演變為詩歌中常用的意象,主要包含以下三層釋義:

一、典故本義:化鶴歸鄉的傳說

指代漢代遼東人丁令威學道成仙後,化身為白鶴飛回故鄉的故事。典出東晉幹寶《搜神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該傳說成為後世詩詞中表達“世事變遷、物是人非”的經典隱喻。來源:幹寶《搜神記》。

二、引申詞義:象征人世滄桑

因丁令威化鶴歸鄉時目睹城郭如故而人民非舊,故“遼鶴”引申為:

  1. 慨歎時移世易:喻指久别重歸後對人事全非的怅惘。

    例:宋·蘇轼《席上代人贈别》 “蓮子擘開須見憶,楸枰著盡更無期。破衫卻有重逢處,一飯何曾忘卻時。遼鶴已歸城郭在,後身那複記公誰。”

    來源:《蘇轼詩集》。

  2. 寄托鄉關之思:承載遊子對故土的眷戀與歸鄉情結。

    例:唐·白居易《和微之四月一日作》“遼鶴欲歸來,故鄉今在否?”

    來源:《全唐詩》。

三、文化意象:隱喻仙緣與超脫

因丁令威成仙化鶴的傳說,“遼鶴”亦被賦予超凡脫俗的象征:

  1. 修道成仙的意象:暗示道家羽化登仙的境界。

    例:宋·陸遊《寓驿舍》“九萬裡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鶴仍歸。”

    來源:《劍南詩稿》。

  2. 時空永恒的哲思:以鶴的千年壽命對照人世短暫,寄托對永恒與超越的向往。

    例:清·朱彜尊《鴛鴦湖棹歌》“仙鶴歸來問舊巢,城頭落日見三茅。”

    來源:《曝書亭集》。

文獻依據與權威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遼鶴”為:“指遼東丁令威得仙化鶴歸裡事,後以‘遼鶴’指代故鄉。”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127頁。

  2. 《辭源(修訂本)》 明确其典源及引申義:“本謂丁令威化鶴歸遼,後用以喻人世變遷或表達思鄉之情。”

    來源:商務印書館《辭源》第三冊第2381頁。

“遼鶴”既是承載千年傳說的文化符號,也是凝聚鄉愁、滄桑之感和仙道哲思的複合意象,其豐富内涵在曆代文學作品中不斷深化,成為漢語古典詞彙的典範。

網絡擴展解釋

“遼鶴”是漢語文學中的典故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析:

一、核心典故與詞義

  1. 丁令威化鶴傳說
    源自晉代陶潛《搜神後記》卷一記載:遼東人丁令威學道成仙後,化作白鶴飛回故鄉,在空中盤旋時感歎:“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這一傳說成為“遼鶴”的核心典故,象征離鄉歸隱、仙道超脫,亦暗含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喟歎。

  2. 時間指代
    因丁令威“去家千年”的傳說,“遼鶴”在詩詞中常引申為千年歲月的意象,如元代趙孟頫用“遼鶴語”暗喻曆史滄桑。

二、文學運用與象征

  1. 思鄉與感懷
    宋代周邦彥《點绛唇·傷感》中“遼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借鶴歸故裡抒寫對故土的眷戀與人事變遷的哀傷。

  2. 自由超脫
    部分文獻(如)提到“遼鶴”形容人舉止輕盈自由,但此用法較少見,更主流的解讀仍圍繞典故本身。

三、使用場景


“遼鶴”是以丁令威傳說為核心的意象,兼具神話色彩與人文哲思。如需探究具體詩詞用例,可參考《搜神後記》及唐宋相關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阿耶孃保和暴客别懷鼻衄蠶蛾昌侯赤髭白足從許締袂頂球二湖風疏坩鍋關系說沽賣瞽蒙寒憊含欣皇天後土黃暈戶外牋素饑飽勞役擠攏荩謀矜示九湃駿步柳子祠立掙胪人蒙氣眸光目斷鱗鴻能文女魃辟屬僑士七寶花青雲志起緣畎浍如錐畫沙山甸觞行身條神儀屍柩殊言别語死丕丕堂塗填砌條科威要誣攀舞手仙方小人家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