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徹綴的意思、徹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徹綴的解釋

《書·顧命》:“茲既受命還,出綴衣于庭。越翼日乙丑,王崩。” 孔 傳:“綴衣,幄帳。羣臣既退,徹出幄帳於庭。” 孔穎達 疏:“王病重,不復能臨此坐,故徹出幄帳於庭,将欲為死備也。”後因以“徹綴”為帝王死去的婉辭。《舊唐書·睿宗紀》:“為王懇辭,未行冊命,所以東宮虛位,至于歷年。徹綴在辰,禍變倉卒,後掖稱制,計立沖人。”按,此指 景龍 四年, 韋後 毒死 中宗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徹綴"是一個古代漢語中的婉辭,主要用于指代帝王去世。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源與出處
    該詞源自《尚書·顧命》。原文記載周成王臨終前,群臣将幄帳(綴衣)從庭中撤去,作為帝王病危備喪的儀式,後引申為帝王駕崩的委婉說法。

  2. 本義與用法

    • "徹"意為撤除,"綴"指代幄帳(古代帝王處理政務時所用的帳篷)。
    • 合稱"徹綴"指帝王病重時撤去政務場所的幄帳,暗喻即将離世,後演變為對帝王死亡的避諱表達。
  3. 曆史實例
    《舊唐書·睿宗紀》中用"徹綴在辰"描述唐中宗被韋後毒死的事件,表明該詞在唐代文獻中仍有沿用。

  4. 注疏佐證
    孔穎達在《尚書正義》中注解:“王病重,不複能臨此坐,故徹出幄帳于庭,将欲為死備也”,進一步說明其儀式背景。

該詞屬于古代政治隱語,現代已極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先秦至唐代曆史的文獻中。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史學分析,可參考《尚書》及《舊唐書》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徹綴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徹底、完全地修飾。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和⺼,筆畫數為11。徹綴從字形上看有一些相似的繁體字,如徹綴,但其意思和用法都相同。 徹綴這個詞來自于古代漢字的演變和發展。在古代,徹綴是用來修飾句子或文字的一種手法,表示非常徹底、完全的意思。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常常将徹綴寫作“徹綴”,而現代漢字寫法則統一為“徹綴”。 以下是一些例句來幫助理解徹綴的用法: 1. 他的認真态度使得他的工作徹綴美好。 2. 她的微笑徹綴了整個房間。 3. 這間房子經過了徹綴的裝修,變得非常溫暖舒適。 除了以上的例句,徹綴還可以和其他詞語組成新的詞組,如徹綴明了、徹綴幹淨等。近義詞可以是完全、完美等表示完全、徹底的詞語。反義詞可以是不徹底、不完全等表示相反含義的詞語。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滿足你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相關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