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錄的意思、忏悔錄的詳細解釋
忏悔錄的解釋
自傳體長篇小說。法國盧梭作于1781-1788年。共兩部。描寫作者童年時代的痛苦和少年時代的流浪生活以及作者在貴族******德·瓦朗夫人身邊的種種際遇。1740年後在巴黎結交社會名流。婚後有了五個孩子,卻把他們送進育嬰堂。在創作《愛彌兒》和《新愛洛绮絲》時,患了受迫害狂想症。終因《愛彌兒》激怒當局而逃往英國。
詞語分解
- 忏的解釋 忏 (懺) à 佛教指請人容忍寬恕。又指佛教、道教諷誦的一種經文:忏悔。忏法(禮忏的儀制)。忏禮(忏悔禮拜)。拜忏(僧尼道士代人忏悔時念的經文)。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忏悔錄”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既指代特定文學作品,也延伸為一種文學形式或情感表達。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詞語本義與起源
“忏悔錄”由“忏悔”和“錄”組成,意為記錄個人對錯誤行為的反思與懊悔。其拉丁文原義為“承認、認罪”,在宗教語境中轉為“歌頌神的偉大”。這一概念源于西方宗教傳統,通過自我剖析實現精神救贖。
二、經典代表作品
-
奧古斯丁《忏悔錄》(古羅馬)
- 西方第一部自傳體著作,融合神學與哲學。
- 通過回顧人生經曆,闡述上帝創世思想,強調通過内省發現神性。
-
盧梭《忏悔錄》(18世紀法國)
- 現代自傳文學開山之作,揭露社會不公與個人隱秘。
- 突破傳統忏悔框架,以平民視角控訴封建壓迫,如自曝送養五個子女等争議行為。
三、文學形式特征
- 雙重屬性:既是自我暴露的私密記錄,也是社會批判的載體。
- 結構内核:以“承認過失”為線索,構建身份認同。
- 創作動機:盧梭版本明确表達“維護人權尊嚴”的政治訴求,奧古斯丁版本側重宗教救贖。
四、現代延伸意義
- 文化符號:衍生為坦誠反思的代名詞,如托爾斯泰同名著作。
- 應用場景:現多用于描述深刻自我檢讨的行為或文本。
注:如需了解兩部《忏悔錄》的完整内容,可查閱漢典詞條(-2)或豆瓣書評(、9-10)。
網絡擴展解釋二
《忏悔錄》是一本著名的文學作品,它描述了作者内心深處的忏悔和反思。下面是關于《忏悔錄》的詞義、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簡要解釋:
1. 詞義:《忏悔錄》是指通過書寫或記錄來表達悔過和反思之情的文學作品。
2. 拆分部首和筆畫:《忏悔錄》的部首是“心”(⺗字旁),它包含7個筆畫。
3. 來源:《忏悔錄》一詞來自于佛教,主要指記錄修行者對自身錯誤行為的悔過和反思。
4. 繁體:《懺悔錄》是《忏悔錄》的繁體字寫法。
5.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忏悔錄》的寫法可能不同于現代漢字,但其基本意義和用法相似。
6. 例句:他寫下了一本《忏悔錄》,記錄了自己犯下的錯誤和所得到的教訓。
7. 組詞:忏悔、錄音、悔過、記錄、文學、修行等。
8. 近義詞:悔過書、自白書、反省錄等。
9. 反義詞:自豪錄、慶功錄、表揚錄等。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您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回答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