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琵琶上架弦的格子。亦指琵琶。 唐 白居易 《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詩:“ 羌 管吹《楊柳》, 燕 姬酌蒲萄。銀含鑿落醆,金屑琵琶槽。” 唐 方幹 《贈美人》詩之一:“才會雨雲須别去,語慚不及琵琶槽。”
“琵琶槽”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少見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本義
指琵琶上用于架弦的格子結構(即琴碼或弦槽)。這一部件是琵琶的關鍵構造,用于固定琴弦并調節音高。
引申義
在古典文學中常直接代指琵琶本身。例如:
文學延伸:唐代詩人多借琵琶槽表達宴飲雅樂或離别情境,這種借局部代整體的修辭手法(提喻)常見于古典詩詞。需注意的是,具體詞義需結合詩句上下文判斷是特指部件還是代指樂器整體。
《琵琶槽》是一個中文詞語,指的是槽狀物上的弦,特指琵琶槽。琵琶槽是指琵琶的音箱和琴盒中的長槽,用于固定琵琶的琴弦。
《琵琶槽》的部首分别是玉(he)、木(mu)和木(mu),共計19個筆畫。
《琵琶槽》一詞源自于漢代,最早出現在《樂府詩集·藍田曲》中。考古學家還在漢墓中發現了古琵琶與其琵琶槽的遺迹,證實了該詞的曆史來源。
《琵琶槽》的繁體字為「琵琶槽」。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琵琶槽」的古字形為「琵頻***懆」。其中,「琵」和「槽」的字形較為相似,而「頻」和「懆」則分别由「**」和「**」構成。
1. 演奏家在修剪琵琶槽上的弦。
2. 老師指導學生正确調整琵琶槽的位置。
3. 心靈手巧的匠人制作了一把精美的琵琶槽。
4. 湯姆每天都會練習調節琵琶槽,緻力于成為一名出色的琵琶演奏家。
琵琶師、琵琶曲、琵琶音、琵琶演奏、琵琶譜、琵琶音箱、琵琶手指法
琴弦
木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