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衙的意思、晨衙的詳細解釋
晨衙的解釋
早衙。謂清晨于衙署參見長官或治事。《新唐書·崔從傳》:“ 寶曆 初,為 東都 留守。故事,留司官入宮城門列晨衙見留守。吏誕傲,久廢,至是復行。”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四》:“一日晨衙,羣寮談詩, 廣 起於坐曰:‘ 鄭廣 麄人,有拙詩白之諸公。’”
詞語分解
- 晨的解釋 晨 é 清早,太陽出來的時候:早晨。淩晨。晨光。晨曦(晨光)。晨風。晨霧。晨炊。 朝昏暮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 衙的解釋 衙 á 舊時官署之稱:公衙。衙門。衙參(乶 )(官吏到上司衙門,排班參見,禀白公事)。衙役。 唐代皇帝前殿:“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于宣政衙”。 排列成行的事物:槐衙。柳衙。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晨衙”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晨衙”由“晨”(早晨)和“衙”(官府)組成,字面意為早晨的官府,特指古代官員清晨在衙署處理公務或參見長官的場景。
二、詳細解釋
-
核心概念
指清晨于衙署參見長官或處理公務的行為,強調官員的勤勉态度。例如《新唐書·崔從傳》記載官員“列晨衙見留守”,明代謝肇淛《五雜俎》中也有相關描述。
-
引申意義
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早起工作或學習的積極态度,例如形容學生清晨讀書、職場人士提前到崗等場景。
三、出處與用法
- 文獻記載:最早見于《新唐書》,明代文獻中延續使用,如“吏誕傲,久廢,至是複行”等記載。
- 詩詞引用:古詩中常以“晨衙”體現官員日常,如“懶去報晨衙”“高柳隔岸排晨衙”等。
四、相關成語
與“衙”相關的成語還有“衙官屈宋”(形容文才出衆)、“群蟻排衙”(比喻整齊排列),而“晨昏定省”等則與時間相關的勤勉行為有關。
該詞既指古代官員清晨辦公的特定場景,也承載着對勤勉态度的褒揚,兼具曆史意涵與現代引申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晨衙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早晨的官府。拆分部首是日和月,筆畫數共16畫。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用于描述早晨官府的狀況。繁體字的寫法為晨衙。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所差異,但晨衙的基本形狀和構造與現代寫法相似。一個例句可以是:“清晨,官員們匆匆趕往晨衙辦公。”組詞可以有晨曦、晨光等。近義詞可以有早庭、晨堂,反義詞則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