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猖狂。狂妄而放肆。昌,通“ 猖 ”。《漢書·趙充國傳》:“ 先零 昌狂,侵 漢 西疆。” 清 恽敬 《上曹俪笙侍郎書》:“ 大江 南北以文名天下者,幾于昌狂無理、排溺一世之人,其勢力至今未已。”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夫勢利之念昌狂于中,則是非之辨為之昧。”
“昌狂”是一個古今含義存在差異的詞語,需結合語境理解:
古代通假用法
通“猖狂”,指狂妄放肆、不受拘束,含貶義。如《漢書·趙充國傳》記載“先零昌狂,侵漢西疆”,描述外族侵略時的嚣張氣焰。
原典中的特殊含義
源自《莊子·逍遙遊》“昌狂之勇”,指情緒高昂但保持理智的狀态,強調張弛有度的勇猛。
在解讀古籍時需注意語境差異,如《莊子》中的特殊含義;現代使用則建議優先采用“猖狂”以避免歧義。
《昌狂》是一個成語,意為狂妄自大、傲慢無禮。它用來形容一個人行為言談過分張揚、自高自大,沒有分寸和禮貌。
《昌狂》的拆分部首是日和犬。根據部首的情況可以推測它的讀音是chāng。
《昌狂》的筆畫數是11畫。
《昌狂》最早來源于《莊子·逍遙遊》,其中說到:“以昌狂之名,立天下之知。” 此後,這個成語被廣泛使用,成為表達對于狂妄自大行為的形容。
《昌狂》的繁體字為「昌狂」。
古時候《昌狂》的寫法可能會有些差異。根據古代文獻的記載,它的古代寫法為「猖狂」或「狂昌」。
他一副《昌狂》的态度,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裡。
昌盛、狂傲、傲然、狂怒。
自高自大、目中無人、輕視他人。
謙遜、謙虛、和藹可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