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小兒麻痹症的意思、小兒麻痹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小兒麻痹症的解釋

又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多見于小兒。輕症僅有低熱而無癱瘓;重症發熱較高,肢體疼痛,數天内出現軟癱,偶然也可危及生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小兒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侵襲中樞神經系統中的運動神經細胞,導緻肢體弛緩性麻痹。該名稱源于漢語對疾病特征的描述:“小兒”指易感人群以1-6歲兒童為主,“麻痹”指病毒引發的運動功能障礙,“症”即疾病表征。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釋義,該病臨床表現為發熱、咽痛、肢體疼痛,部分病例出現不對稱性肢體癱瘓。病原體通過消化道傳播,病毒經口侵入後在腸道内繁殖,繼而侵犯神經系統。在疫苗普及前,我國曾出現周期性流行,重症患者常遺留終身殘疾。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通過實施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OPV)免疫策略,我國自2000年起維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态。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委員會于2000年将我國認證為無脊灰地區,印證了疫苗接種對控制該病的決定性作用。

網絡擴展解釋

小兒麻痹症(醫學名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影響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嬰幼兒。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病因


典型症狀

症狀分為四個階段():

  1. 前驅期(類似感冒)
    • 發熱(38-39℃)、咳嗽、咽痛、嘔吐、腹瀉等。
  2. 癱瘓前期
    • 體溫再次升高(“雙相熱型”),肌肉疼痛、僵硬,皮膚感覺過敏。
  3. 癱瘓期
    • 熱退後出現不對稱性弛緩性癱瘓,以下肢為主,可能伴隨呼吸困難。
  4. 恢複期
    • 部分患者1-2周後逐漸恢複,但可能遺留肌肉萎縮、肢體畸形等後遺症。

傳播與高危人群


診斷與治療


曆史與預防


若需進一步了解中醫辯證或具體病例,可參考相關醫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瓟瓜倉皇失措測控撤瑟赤縺蛇籌曆盜粜登擢雕印曡次冬溫短話放颠風靡一世圪蹴郭公後日華婉彗雲監伺瀽甕番盆箭猺校測岌岌錦亭禁止令行亢奮蝌蚪悃愊無華闌風伏雨雷霆電雹晾夏連昏達曙寥落彌留木紅毬納胯那腰漂灑癖王潛深伏隩泣不可仰窮節齊暾曲江會讓話深薄侍鬟稅印锼齧搜岩采幹調味通酬猬張烏蟾無家可奔無明無夜小辯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