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惩忿窒欲 ”。
惩窒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哲学意蕴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通过自我约束来抑制、戒除不正当的欲望或冲动。该词源自古代典籍,尤以《周易》中的表述最为经典。以下从词典释义、语源、用法及权威参考进行详细说明:
本义为“警戒、戒止”,引申为因受惩戒而收敛行为。《说文解字》释为“惩,戒也”,强调通过反思过错而自我约束。
本义为“阻塞、堵塞”,《说文》注“窒,塞也”,此处引申为抑制、遏止内在的欲念。
合成词义:惩窒即通过自我惩戒的方式,主动阻塞、抑制不良欲望或情绪,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该词最权威的出处见于《周易·损卦》:
“君子以惩忿窒欲。”
意为:君子应惩戒忿怒、抑制贪欲,以修养德行。此处“惩窒”具体指向对情绪(忿)和欲望(欲)的双重克制,是儒家“克己复礼”思想的实践体现。
释为:“惩戒而窒塞之。谓克制欲望。”
注:“惩:制止;窒:阻塞。指抑制欲望。”
强调其哲学背景:“本于《易·损》‘惩忿窒欲’,谓克制私欲以修身。”
原文系统阐述“惩窒”的修身观,为儒家核心道德实践之一。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7卷第101页。
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80页。
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012页。
“惩窒”是“惩忿窒欲”的缩略形式,属于文言词汇,其核心含义是克制愤怒、抑制欲望,强调通过自我约束实现修身养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修身、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例如古文中的修身训诫或现代语境中强调情绪管理、欲望节制的场合(、)。
常见误解
部分解释(如)将其误读为“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实为混淆了“惩”的引申义。需注意该词侧重内在修养,而非外在的法律制裁(、)。
延伸关联
近义词包括“克己复礼”“清心寡欲”,反义词如“恣情纵欲”(、)。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在《周易》中的哲学背景,可参考权威古籍注解或相关学术研究。
安期子薄笨车差除潮黏黏赤阑桥捶楚啑啑涤瑕东洋帆具粉署拂褏归还黑洞洞和简横带合音后路华鲜惠问假版官江身俴收精意炅然踘踊累垂沥肠詈夷爲跖骆丞炉膛魔邪难忘拿下马来纳音攀隮蠯蛤譬谕起调尚书履善摄山文失露事威收税树塞数学系汤厨堂颜頽运吐谈外省万石君网罩瓁洛闲节小嗓小琐小灶[儿]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