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富春的意思、富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富春的解釋

(1).指 富春山 或 富春江 。泛指古 富春 地區。 唐 韓翃 《送王少府歸杭州》詩:“歸舟一路轉青蘋,更欲隨潮向 富春 。” 唐 王維 《送李判官赴江東》詩:“樹色分 揚子 ,潮聲滿 富春 。” 元 張憲 《投贈周元帥十韻》:“ 恩波 城外柳,長拂 富春 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韻》:“年年垂釣鬢如銀,愛此江山勝 富春 ;歌舞叢中征戰裡,漁翁都是過來人。”參見“ 富春江 ”。

(2).古縣名。 秦 置, 漢 因之,治所在今 浙江 富陽 。 晉 太元 中避 鄭太後 諱,改名 富陽 。 五代 吳越 時複名 富春 , 宋 太平興國 三年(公元978年)又改 富陽 。 三國 吳 曾為 安東郡 治所。 晉 陸機 《吳趨行》詩:“ 大皇 自 富春 ,矯首頓世羅。” 南朝 宋 謝靈運 《富春渚》詩:“宵濟 漁浦 潭,旦及 富春 郭。” ********* 《西歸雜詠》之八:“風月三年别 富春 ,東南車馬苦沙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富春”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地理名稱

  1. 富春山與富春江
    指位于中國浙江省的自然景觀,以山水秀美著稱。富春江是錢塘江的主要支流,流經富陽區,曆代文人常以此地入詩,如唐代王維的“樹色分揚子,潮聲滿富春”。

  2. 古地區代稱
    泛指古代富春地區,涵蓋今浙江富陽及周邊區域。例如唐代韓翃的詩句“更欲隨潮向富春”,即以“富春”代指該地域。

二、曆史沿革

  1. 古縣名
    • 秦至晉代:秦朝始設富春縣,漢代沿襲,治所在今浙江富陽。
    • 更名與複名:晉代因避鄭太後諱改名“富陽”,五代吳越時期恢複“富春”,宋代又改回“富陽”。
    • 行政地位:三國時期曾是安東郡治所,南朝謝靈運詩中“旦及富春郭”即指此城。

三、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富春”常被賦予自然與人文的雙重意境:

四、姓名寓意

作為人名,“富春”結合了“富”與“春”的象征:

“富春”既是地理标志和曆史符號,也是文學創作與姓名字義的重要載體,融合了自然景觀、曆史變遷和文化意蘊。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富春 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富饒的春天或者春天的富饒。該詞的拆分部首為寸和春,其中寸表示手的長度單位,春表示四季之一的春天。 該詞的筆畫數為9畫,寸部為3畫,春部為6畫。 富春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的一首名詩《富春山居圖》,該詩主要描述了春天時山水的美麗富饒,因此富春一詞被用來形容富庶繁盛的春天景象。 富春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富春」。 在古代漢字中,「富春」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個富春的例句:“這個地方的景色真是富春如畫,美不勝收。” 與富春相關的組詞有:富庶、富饒、春天、春季。 富春的近義詞可以是:繁茂的春天、豐盛的春季。 而富春的反義詞可以是:貧瘠的春季、荒涼的春天。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