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封洫的意思、封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封洫的解釋

(1).區分田界的水溝。《左傳·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廬井有伍。” 杜預 注:“封,疆也。洫,溝也。”

(2).泛指田界。 宋 夏竦 《廣農頌》:“既藝淳鹵,越經封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封洫”是古代漢語中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本義:指區分田界的水溝。古代通過挖掘溝渠(洫)來劃分土地邊界(封),兼具灌溉或排水功能。
  2. 引申義:泛指田界,強調土地範圍的劃分,如《左傳》中“田有封洫”即指田地有明确的界限。

二、古代文獻例證


三、相關曆史背景

春秋時期,鄭國政治家公孫僑(子産)曾推行“田有封洫”政策,通過規範田界和水渠系統整頓土地,抑制貴族土地兼并,反映了封洫在早期社會治理中的實用價值。


“封洫”既指具體的田界水溝,也象征古代土地劃分制度,是研究先秦農業、經濟史的關鍵概念。如需更多例證,可查看《左傳》原文或曆史類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封洫(fēng yù)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封閉或封存水源以防止污染。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封,表示封閉;洫,表示水源。封洫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灌溉工程中,為了保護水源的純淨,人們會采取封閉措施。 封洫的繁體寫法為封穀,雖然在簡體中使用較多,但仍然可以在一些傳統文化中見到繁體字的使用。 在古時候,封洫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為漢字在演變過程中發生了一些變化。然而,無論寫法變化與否,封洫所代表的意義沒有改變。 以下是對封洫的一些例句: 1. 我們需要封洫這片水源,以确保它的幹淨和安全。 2. 這個湖泊已經被封洫了,禁止任何人進入。 3. 在古代,人們常常将封洫視為保護水源的重要措施。 組詞中,可以使用封洫作為一個動詞時,如封洫水源,封洫河流等。 封洫的近義詞可能包括封閉、封存等,它們都表示将某物封住或封存起來。 封洫的反義詞可能包括開放、放任等,它們表示不進行封閉或封存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