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桑女子。 宋 範成大 《夏日田園雜興》詩之四:“桑姑盆手交相賀,綿繭無多絲繭多。”
“桑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桑姑”一詞承載了古代勞動女性的形象及農耕文化内涵,多見于詩詞與文獻中。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或古典詩詞集等權威來源。
《桑姑》這個詞是指古代漢族女子從小成年到結婚生子之前的一段時間,大約在15歲到20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女子被稱為“桑姑”,也可以理解為“桑年輕女子”的意思。
《桑姑》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木(mù)和女(nǚ)。其中,木部表示該字與木相關,女部表示與女子相關。
《桑姑》共有14個筆畫。
《桑姑》是中國古代漢字,是從古代文字發展演變而來的。它的繁體形式為「桑姑」。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字形也有所變化。而《桑姑》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為「桒」字旁,右側為「姑」字旁。字形更為簡潔,書寫時也有一定的規範要求。
1. 她現在是個年輕的桑姑,正在讀書準備考大學。
2. 我的妹妹剛剛過了桑姑的年齡,已經開始幫忙家裡的事情了。
桑姑可以組成一些其他詞語,例如:
1. 桑蠶(sāng cán):指用桑葉養蠶并飼養蠶吐絲的活動。
2. 姑娘(gū niang):指年輕女子,也常用來代表未婚女子。
1. 幼女(yòu nǚ):指年幼的女孩。
2. 少女(shào nǚ):指13歲到17歲的女子。
已婚婦女(yǐ hūn fù nǚ):指已經結婚的女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