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澄海樓的意思、澄海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澄海樓的解釋

樓名。在 河北省 舊 臨榆縣 南 甯海 城上, 明 兵部主事 王緻中 建。 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姜女祠》詞:“ 澄海樓 高空極目,望夫石在且留題。”《清史稿·宣宗紀一》:“上奉皇太後幸 澄海樓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澄海樓是中國古代著名海濱建築,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老龍頭景區,北依燕山,南臨渤海,其名稱由"澄""海""樓"三部分構成。"澄"意為水清而靜(《說文解字》釋為"清也"),"海"指渤海,"樓"特指多層觀景建築。該建築始建于1579年(明萬曆七年),初名"知聖樓",後取"海疆澄晏"之意更名為澄海樓。

作為萬裡長城唯一的海上起點,澄海樓主體建築為雙層歇山式九脊頂,面闊三間,進深二間,通高14米。二層檐下懸有乾隆禦題"元氣混茫"匾額,樓前立有康熙手書"一勺之多"詩碑。明清兩代共有12位帝王登臨此樓,留下詩文百餘篇,其中乾隆皇帝《澄海樓》詩雲:"危樓千尺壓洪荒,騁目雲霞入渺茫"成為千古絕唱。

根據《臨榆縣志》記載,澄海樓在建築規制上遵循"海天一色"理念,采用"拔檐出廈"構造,形成觀海視野達270度的獨特景觀。其台基以巨型花崗岩條石砌築,曆經400餘年海水侵蝕仍巍然屹立,印證了明代"鐵鍋固基"營造技術的科學性。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網絡擴展解釋

澄海樓是中國河北省山海關老龍頭長城的重要曆史建築,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地理位置與曆史沿革

澄海樓位于山海關老龍頭景區,是萬裡長城東端的第一座城樓。其前身為明初的“觀海亭”,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由兵部主事王緻中擴建為澄海樓,取“大海澄清,海不揚波”的典故,象征天下太平,故曾稱“知聖樓”。

二、建築特征

  1. 結構:現存建築為1985-1987年修複,采用兩層大木結構,重檐九脊歇山瓦頂,外設圍欄,内設桌椅,屬典型明式風格。
  2. 匾額:樓内懸挂明代大學士孫承宗題寫、今人侯正榮所書的“雄襟萬裡”匾額,彰顯其曆史厚重感。

三、文化與曆史意義

四、現狀

現為山海關老龍頭景區核心景點,屬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天開放供遊客參觀。

(注:部分低權威性網頁提及“澄海樓”作為成語的引申含義,但未見于權威曆史文獻,此處不作采納。)

别人正在浏覽...

白酂半生不熟八夤别源簿對不憐悧殘香慚灼廁所促駕粗衣粝食道副東西嘟念防不勝防幹瞪眼功沽號旗黑壤華孽将無同降緻見仁見智寄藏借交解舟繼父驚惶失色矜忤積善餘慶疾笑極已抗矯苦克來章立表下漏儠儠僇賴買馬招軍禖宮圻父臍梗七雄柔睦僧祇粟繩規是故説笑話損有餘補不足溏洩桃綻通義推咎微母闾惟新韋絮慰眼暡叆物忌惜春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