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圻父的意思、圻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圻父的解釋

(1).古官名。掌封畿内軍事。《書·酒诰》:“矧惟若疇圻父。” 孔 傳:“圻父,司馬。” 孔穎達 疏:“司馬主圻封,故雲圻父;父者,尊之辭。”

(2).《詩·小雅》篇名。今本作《祈父》。《左傳·襄公十六年》:“﹝ 穆叔 ﹞見 中行獻子 ,賦《圻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圻父”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官職名稱

  1. 職責與地位
    圻父是西周時期設置的官職,專門掌管王畿(都城周邊直轄地區)内的軍事事務,相當于後世的“司馬”。其職責包括維護封地安全、處理軍事糾紛等,屬于高級武官。

  2. 典籍記載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酒诰》:“矧惟若疇圻父”,孔傳注釋為“圻父,司馬也”,孔穎達進一步解釋:“司馬主圻封,故雲圻父;父者,尊之辭”,說明“父”在此處表示尊稱。

二、《詩經》篇名

  1. 篇目演變
    在《詩經·小雅》中,原本有名為《圻父》的詩篇,但現存版本改稱為《祈父》。該詩以士兵的口吻質問司馬(圻父),控訴頻繁征戰的苦痛,反映了西周晚期的社會矛盾。

  2. 曆史引用
    《左傳·襄公十六年》記載,魯國大夫穆叔曾對晉國中行獻子賦《圻父》一詩,借以表達對軍事政策的不滿。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圻父的意思

《圻父》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古代宮廷中太監的頭領或長官。他們負責管理、監察其他太監,并執行皇帝的命令。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圻父》的部首是囗(囗字旁),并包含了11個筆畫。

來源和發展

《圻父》一詞最早出現在《清史稿》中,用于形容清朝時期的太監頭領。

繁體

《圻父》的繁體形式為「圻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圻父」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寫法,如「墄父」、「堲旕」等。

例句

1. 皇帝下令将該太監晉升為圻父。

2. 圻父對其他太監進行了嚴格的管理和監察。

組詞

圻父沒有特定的組詞,因其是一個專業名詞,一般不與其他詞語組合使用。

近義詞

圻父的近義詞包括「宦官總管」、「太監長官」。

反義詞

圻父的反義詞是「太監」,因太監是圻父統管的一部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