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解纜。 宋 歐陽修 《别後奉寄聖俞二十五兄》詩:“明朝解舟南,歸翼縱莫戢。”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裡。”
解舟,漢語詞彙,指解開船纜啟程航行,多用于古代文學語境。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解”為解開、解除,“舟”即船隻,組合後表示船隻離岸出發的動作。例如杜甫《晚登瀼上堂》中“故跻瀼岸高,頗免崖石擁。開襟野堂豁,系馬林花動。雉堞粉如雲,山田麥無隴。春氣晚更生,江流靜猶湧。四序嬰我懷,群盜久相踵。黎民困逆節,天子渴垂拱。所思注東北,深峽轉修聳。衰老自成病,郎官未為冗。凄其望呂葛,不複夢周孔。濟世數向時,斯人各枯冢。楚星南天黑,蜀月西霧重。安得隨鳥翎,迫此懼将恐。”一詩,雖未直接使用“解舟”,但通過“江流靜猶湧”等句,側面描繪了舟船行旅的意境。
該詞在古典文獻中常暗含離别或遠行意象,如柳宗元《酬曹侍禦過象縣見寄》中“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春風無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以“木蘭舟”呼應羁旅主題。現代語言學研究指出,“解舟”屬于偏正結構的動詞短語,其語義核心在于通過具體動作引申出空間轉移的抽象概念。
參考資料:
1.《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1年
2.《杜詩詳注》中華書局,2015年
3.《柳宗元集校注》中華書局,2013年
4.《古漢語詞彙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解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解舟”指解開纜繩,使船啟航,即“解纜開船”之意。其中“解”為解開(jiě),“舟”即船隻。
該詞多見于宋代詩文:
需注意“解”字多音多義,此處讀jiě(非jiè或xiè)。該詞現代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古典文獻或詩詞賞析場景。
便事昌胤茶肆撐距充腴骴禁聰察瘁攝大吹大打代書當天搗實點注帝運笃耨鬌紒方徼翻賀為吊蜚蟲蜚英騰茂伏詞負摙浮實公郵廣舶雇賃咕溜溜腳婆解菜擊毂饑寒交湊精弱踡跽魁梧勞主烈火見真金裂絕墨裁墨債山積囊莫前去券食仁義軟監山高不遮太陽奢比豕禍失記瑣族宿舍趟趭謄寫印刷阗然貼腳體質通裁銅猊闱門無腸公子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