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繩規的意思、繩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繩規的解釋

猶法規。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斯亦能語之繩規,無形之監史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繩規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層結構的複合詞,字面可拆解為“繩”與“規”,其核心含義指代準則、規範或法度。以下從詞典釋義與語用角度分層解析:


一、單字本義溯源

  1. 繩(繩)

    《說文解字》釋為“索也”,本義指捆綁用的繩索,引申為衡量、約束的準繩。如《尚書·說命》:“惟木從繩則正”,喻指行為需依準則修正。

  2. 規(規)

    《玉篇》注為“正圓之器”,本義為畫圓的工具(即圓規),引申為規則、法度。如《孟子·離婁》:“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強調規範的必要性。


二、複合詞“繩規”的釋義

“繩規”屬同義複詞結構,通過近義疊加強化“規範”概念,具體涵義包括:

  1. 行為準則

    指社會公認的道德或法律标準。如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載:“立言必遵繩規”,強調著述需守學術規範。

  2. 技術标準

    用于工程、制造等領域的技術規範。如《天工開物》提及器械制作“必依繩規”,要求符合精确尺度。

  3. 抽象法度

    喻指不可逾越的原則界限。如《宋史·輿服志》論禮制:“車服之式,皆有繩規”。


三、現代漢語使用語境

當代語境中,“繩規”屬書面語,多用于:

其近義詞包括“規範”“準繩”“圭臬”,反義詞為“逾矩”“失範”。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繩規”詞條釋義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繩”“規”單字考釋
  3.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複合詞用法說明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權威辭書;如需電子資源,可訪問漢典網國學大師 查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繩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以下分析詳細展開:

一、基本詞義

“繩規”的字面組合由“繩”和“規”構成:

  1. 繩:原指墨線(木工工具),引申為标準、法度。如《說文解字》中釋為“繩,索也”,後衍生出“繩之以法”等用法,強調約束與規範。
  2. 規:本義為畫圓形的工具(如圓規),後擴展為規則、準則。如“規矩”指行為标準,“規勸”則含勸誡之意。

組合後的“繩規”意為“法規、準則”,多指成文或約定俗成的規範。


二、引申與出處

  1. 引申義:通過比喻手法,将具象的“墨線”和“圓規”抽象化為對行為、制度的約束,強調權威性與強制性。
  2. 文獻例證: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中記載:“斯亦能語之繩規,無形之監史矣。”此處将“繩規”喻為無形的監察制度。

三、用法特點


四、總結

“繩規”是由“繩”“規”二字複合而成的名詞,核心含義為法規、準則,其内涵融合了工具的具體功能與抽象的社會規範。該詞體現了漢語通過物象引申至制度的文化特質,多見于傳統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聱牙佶屈辨卑逼駁必然王國與自由王國碧霄鼻子頭捕書乘廣吹發醋栗挫秣誕将蛾兒鳳凰翹副标題改弦易轍告吹高峰貴遠鄙近蠱脹灏露喤呷绛鞴見死不救急不暇擇驚犯譏訾開鑿犒賞三軍匡嶽賴賬懶婦魚樂聖靈閨魯樸馬趙默然木劍撚熄排患解紛譜模黔婁巧言利口騎驢吟灞上祈瘗戎辂肉飛仙聖杯蜃樓山市水钹順訪私心天道廷參屠儈罔辟巍奂硙輪誣惑霧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