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缪牖戶的意思、綢缪牖戶的詳細解釋
綢缪牖戶的解釋
猶綢缪未雨。 宋 範成大 《枕上六言》詩之一:“一老綢繆牖戶,幾人颠倒衣裳。”參見“ 綢繆未雨 ”。
詞語分解
- 綢缪的解釋 ∶緊密纏縛綢缪束薪。;;《詩;唐風;綢缪》 ∶ * ;情意深厚發函伸紙,是何文采之巨麗,而慰喻之綢缪乎!;;吳質《答東阿王書》綢缪之旨,有同骨肉。;;盧湛《贈劉琨一首并書》詳細解釋.緊密纏縛貌。《詩·
- 牖戶的解釋 .窗與門。《詩·豳風·鸱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朱熹 集傳:“牖,巢之通氣處。戶,其出入處也。”《儀禮·有司》:“司宮闔牖戶。”《漢書·食貨志上》:“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 明
專業解析
“綢缪牖戶”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成語,其含義與“未雨綢缪”密切相關。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綢缪”原指緊密纏繞的狀态,後引申為修繕、準備;“牖戶”則指房屋的窗戶和門。該成語字面意為“修繕門窗以防範風雨”,比喻事先做好防備工作,避免災禍發生。
這一表述最早見于《詩經·豳風·鸱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缪牖戶。”詩中通過鳥類銜取桑樹皮修補巢穴的行為,強調居安思危的重要性。清代學者王夫之在《詩經稗疏》中進一步注解:“牖為窗棂,戶為門扉,綢缪者以桑土纏固之,猶今人以紙糊窗、油布護門”,揭示了古人具體的生活智慧。
在現代漢語中,“綢缪牖戶”常用于強調風險管理意識,既可用于具體事務的提前籌劃(如防汛防災),也可用于抽象層面的戰略部署(如商業決策或政策制定)。其核心思想與《周易》“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一脈相承,體現了中華文化中居安思危的哲學傳統。
網絡擴展解釋
“綢缪牖戶”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用法:
一、讀音與字義
- 拼音:chóu móu yǒu hù(部分資料标注為 chóu miù yǒu hù,但“缪”在此處更常見讀 móu)
- 字義解析:
- 綢缪:原指緊密纏縛,引申為提前準備、修繕;
- 牖戶:牖(yǒu)指窗戶,戶指門,合稱“門窗”。
二、成語出處與典故
- 來源:《詩經·豳風·鸱鸮》中的“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缪牖戶”。原句以小鳥在雨天前用桑樹根加固巢穴為喻,強調防患未然。
- 演變:後與“未雨綢缪”同源,成為強調事前準備的經典表達。
三、基本含義與用法
- 核心意義:比喻在事情發生前做好充分準備,避免臨時慌亂。
- 近義詞:未雨綢缪、防患未然、居安思危。
- 使用場景: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強調規劃、預防的重要性。
四、例句與延伸
- 古籍引用:
“江陵官翰苑日……措意邊防,綢缪牖戶”(描述官員提前部署邊防)。
- 詩詞化用:
宋代範成大《枕上六言》:“一老綢缪牖戶,幾人颠倒衣裳。”
五、注意點
- 易混淆概念:部分資料提到“修繕門窗使之美觀”,此為字面義,但實際使用中更側重比喻義。
- 文化影響:該成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預見性和主動性的智慧,與《左傳》“居安思危”思想一脈相承。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詩經》原文及曆代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鳌裡奪尊奧匈帝國白鳥苞苴邊跋鼈殼鼈肉豩豪赑匿趁赴成規出乎預料綽綽麤略打張俄羅斯奉還輔弼浮辯敷求甘鹵高澤供果光陸秃昏德駕犂谏訓椒蘭家貧如洗津發匡繼曠樣臘八蒜淩逼林公面子情兒明線紐結鷗浮鹭立平慮劈心千方百計欽伏輕如鴻毛去來今紗元生疎生紙神清骨秀率領殊族嗣歲松波波送君千裡,終須一别孫謀堂號天竅旺實五聲享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