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嗣歲的意思、嗣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嗣歲的解釋

《詩·大雅·生民》:“載燔載烈,以興嗣歳。” 毛 傳:“興來歲,繼往歲也。” 鄭玄 箋:“嗣歲,今新歲也。”後以“嗣歲”指來年、新的一年。 宋 蘇轼 《杭州禱觀音祈晴文》:“永惟嗣歲之憂,将有流離之懼。” 宋 蘇轍 《次莫州通判劉泾韻》之一:“約我一樽迎嗣歲,待君三館已多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嗣歲”是漢語古典文獻中表示時間概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來年”或“第二年”。該詞最早可追溯至《詩經》時代,多用于農事祭祀或時序更替的語境中。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嗣”為接續之意,“歲”指年份,二字組合強調新舊年份的承續關系。

從語源學分析,《詩·大雅·生民》中“以興嗣歲”一句,漢代鄭玄注曰:“嗣歲,今新歲也”,可見其本義特指新開啟的年度周期。清代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進一步闡釋:“嗣歲謂來歲,猶言新歲也”,印證了該詞在時間維度上的定向指代功能。

在文獻應用中,該詞常見于兩類語境:其一與農事相關,如《爾雅·釋天》記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嗣歲多用于祈求豐收的祝禱辭;其二見于文人紀年,蘇轼《杭州謝表》中“嗣歲将興”即指新歲伊始的時序轉換。現代《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列為歲序更替的雅言表達,屬于文言書面語體系中的時間範疇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嗣歲”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與時間延續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嗣歲”由“嗣”(繼承、接續)和“歲”(年歲)組成,字面意為“延續年歲”,通常指代來年或新的一年,強調新舊年歲的傳承關系。

二、出處與演變

  1. 最早來源:出自《詩經·大雅·生民》:“載燔載烈,以興嗣歲。”毛傳注:“興來歲,繼往歲也。”鄭玄箋:“嗣歲,今新歲也。”此處指通過祭祀活動祈願來年豐收。
  2. 後世用法:宋代文人如蘇轼在《杭州禱觀音祈晴文》中寫道:“永惟嗣歲之憂,将有流離之懼。”此處借“嗣歲”表達對未來的憂慮,體現時間延續的語境。

三、使用場景

四、延伸解讀

“嗣歲”是一個承載曆史與文化内涵的詞彙,核心指向時間的延續與新舊交替,適用于古典文學或特定儀式語境。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在《詩經》中的原始用法,可參考《毛詩注疏》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驫驫水兵禍博學多識怅惜逞瑞打馬刀榼頂梁東荒餓火恩政方割風徽鲠戀閣氣功成行滿光電晷度橫憂黃皮子華陽巾壺矢将意緊媚镌鑿鵕雞連村嫠辍緯離端鈴钹李仙落拓不羁緑野馬腳毛貨門臉耐受念望糯稻被褐谯诃起根窮臘楸棋榮位柔瑩弱堿散茶身裁適子衰弱四人天食士死于非命條解支劈同胞托胎蟲圍攏窩盜無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