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椒蘭的意思、椒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椒蘭的解釋

(1).椒與蘭。皆芳香之物,故以并稱。《荀子·禮論》:“芻豢稻粱,五味調香,所以養口也;椒蘭芬苾,所以養鼻也。” 唐 杜牧 《阿房宮賦》:“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明 徐元 《八義記·宣子見主》:“珠圍翠繞,椒蘭噴衣。” 清 方文 《石臼訪韓元長》詩:“芳烈椒蘭氣,蒼寒栝栢姿。”

(2).比喻美好。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節度使制》:“聞爾鼙鼓之音,懷爾椒蘭之德。”

(3).喻美好賢德者。《舊唐書·列女傳序》:“末代風靡,貞行寂寥,聊播椒蘭,以貽閨壼,彤管之職,幸無忽焉。”

(4).後妃居住處。亦代指後妃。 明 葉子奇 《草木子·談薮》:“ 宋 宮人 王昭儀 ,名 惠清 ,字 沖華 ,丙子北行,題驛中有《滿江紅》詞雲‘……名播椒蘭妃後裡,歡承笑語君王側。’” 明 沉榜 《宛署雜記·土工》:“至拱事椒蘭,籍名粉黛,不可勝紀矣。”

(5).指 楚 大夫 子椒 和 楚懷王 少弟 司馬 子蘭 。二人均為佞人。《楚辭·離騷》:“覽 椒 蘭 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蘺。” 王逸 注:“言觀 子椒 、 子蘭 變節若此。” 南朝 宋 顔延之 《祭屈原文》:“謀折 儀 尚 ,貞蔑 椒 蘭 。”後因以指佞人。 唐 韓愈 《陪杜侍禦遊湘西兩寺獨宿有題因獻楊常侍》詩:“ 椒蘭 争妬忌, 絳 灌 共讒諂。”按,後世學者或以 王逸 注為非。參閱 遊國恩 《離騷纂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椒蘭”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āo lán,其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字面意義

指椒(如花椒、胡椒)與蘭(如蘭花、蘭草)兩種芳香植物,常并稱以形容香氣濃郁。例如《荀子·禮論》提到“椒蘭芬苾,所以養鼻也”,強調其養鼻的芳香特性。


二、比喻意義

  1. 美好品德與賢德之人
    如唐代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節度使制》中“懷爾椒蘭之德”,比喻人的德行如椒蘭般高潔。
  2. 事物品質出衆
    如“芬若椒蘭”形容香氣或氣質優雅,引申為對人或事物的贊美。

三、曆史典故中的負面形象

特指楚國大夫子椒 和楚懷王之弟司馬子蘭,二人因谄媚誤國被後世視為佞人代表。


四、代指後妃

古代文獻中,“椒蘭”亦代指後妃居所或後妃本人,如《舊唐書》用“聊播椒蘭,以贻閨壸”暗喻宮廷女性。


常見用法示例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椒蘭:含義及起源

“椒蘭”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椒和蘭。在這個詞中,椒通常指胡椒,而蘭則是蘭花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椒蘭這個詞的部首是木和糸,部首木表示與植物相關,糸則表示與線、纖維相關。根據不同的解讀,椒蘭的筆畫數可以是8畫或9畫,具體取決于是如何書寫其中的“蘭”字。

椒蘭的來源和繁體寫法

椒蘭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禹貢地域考》一書中,用來形容一種環境優美的鄉村地方。隨着時間流逝,椒蘭漸漸成為了表示花草的美好或形容環境的詞語。

在繁體字中,“椒蘭”通常被寫作「椒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椒蘭這個詞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據了解,椒在先秦時期的寫法為“椶”或“椒”,而蘭在漢朝時期的寫法為“欄”或“蘭”。

椒蘭的用法及例句

椒蘭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通常用來形容美好的自然環境、清幽的鄉村景緻、或才華出衆的人才。

例句:

1. 我們在鄉間小鎮度過了一個椒蘭般的假期,遠離喧鬧的城市生活。

2. 他的詩詞琴棋書畫,真是椒蘭之才啊!

3. 這座園林設計得宛如椒蘭,給人一種甯靜而又優雅的感覺。

椒蘭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椒蘭可以組成一些詞語,如椒蘭詩、椒蘭茶等。

近義詞:芬芳、香豔、清新、怡人。

反義詞:肮髒、臭氣、污濁、惡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