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麤略的意思、麤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麤略的解釋

粗疏,不周密。《三國志·魏志·呂布傳》“ 原 将兵詣 洛陽 ” 裴松之 注引 漢 王粲 《漢末英雄記》:“﹝ 丁原 ﹞本出自寒家,為人麤略,有武勇,善騎射。”《禮記·檀弓上》“宮中無相,以為沽也。” 唐 孔穎達 疏:“沽,麤略也。”《宋史·王嗣宗傳》:“ 真宗 告謁太廟, 嗣宗 立班失儀,因自首。 真宗 謂憲官當守禮法,以其性麤略,不之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麤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較少使用,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源與基本義

“麤”是“粗”的異體字,讀作cū,字形由三頭鹿組成,象征力量碰撞的粗犷感。
“略”在此處作“簡略、不細緻”解,組合後整體意為粗疏、不周密,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方式。

二、古籍中的用例

  1. 性格描述:如《三國志》注引《漢末英雄記》中,丁原被評價“為人麤略”,指其性格粗犷直率,雖武勇善戰但缺乏細緻考量。
  2. 行為評價:《宋史·王嗣宗傳》記載其因“性麤略”在禮儀場合失态,說明行為不夠謹慎周全。

三、現代延伸義

可引申為對事物處理方式的概括性描述,如“方法麤略”指方案不夠精細。但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見,多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語境。


如需查閱完整古籍原文,可參考《三國志》《宋史》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麤略(cù lǜè)這個詞是指粗魯、粗俗、不細緻的意思。下面是關于麤略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麤(鹿頭部首+愚字底部)共10畫,略(田字底部+日字頭)共8畫。 來源:麤略來源于古代漢語,其中“麤”意為粗糙,涉及到與愚昧、粗野等相似的概念;而“略”則意為概括、概要。 繁體:麤略在繁體中的寫法為“麤略”。 古時候漢字寫法:麤略的古時候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例句:他的舉止麤略,讓人感到不舒服。 組詞:麤行(cù xíng)- 粗魯行為;粗麤(cū cu ̊̅)- 既粗又糙。 近義詞:粗俗、粗野、粗魯、粗鄙、粗暴。 反義詞:細緻、精細、講究、文雅。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疑問,盡管問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