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俄羅斯的意思、俄羅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俄羅斯的解釋

在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臨北冰洋、波羅的海、黑海和太平洋。面積171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首位。人口1482億(1995年),有一百三十多個民族。首都莫斯科。葉尼塞河以西為平原,以東為高原、山地。有東歐、西西伯利亞等大平原。絕大部分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北部為寒帶,冬季嚴寒漫長。有伏爾加河、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等大河。貝加爾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經濟發達。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煤、石油、鋼鐵産量均居世界前列。種植業和畜牧業并重。主要農産品有小麥、亞麻、甜菜等。世界重要林業國。人口和工農業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的國土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俄羅斯(俄語:Россия)是現代國際社會對“俄羅斯聯邦”的通用漢語譯稱,其詞源可追溯至元代對“斡羅思”的音譯演變。作為專有名詞,“俄羅斯”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被定義為“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的國家,首都莫斯科”。該名稱在語言學層面體現了漢語對外來語“Rus”音譯的曆時性調整,早期典籍《元史》中曾以“斡羅思”記錄其部族名稱,清代文獻《瀛寰志略》則确立了現代譯名的規範化書寫形式。

從地理概念分析,俄羅斯聯邦國土橫跨歐亞大陸,總面積約1709.82萬平方公裡,占地球陸地面積11.4%(數據源自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2023年度報告。其行政體系包含22個自治共和國、9個邊疆區、46個州及3個聯邦直轄市,構成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聯邦制國家。

在政治體制層面,俄羅斯聯邦實行半總統制共和政體,憲法規定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總理領導内閣。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2024年司法解釋,國家權力結構遵循三權分立原則,立法權由聯邦會議行使,司法權獨立于行政體系之外。

文化維度上,俄羅斯語作為官方語言屬于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其文字系統采用西裡爾字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收錄該國29處文化遺産,包括克裡姆林宮建築群、貝加爾湖自然生态保護區等具有全球文化價值的标志性景觀。

網絡擴展解釋

“俄羅斯”一詞的釋義可以從詞源、曆史演變和現代國家三個層面解析:

一、詞源釋義

“俄羅斯”的漢語名稱源于蒙古語轉譯。元明時期,蒙古人将俄語“Русь”(羅斯)拼讀為“OROCCIA”(在“R”前加元音),清朝時轉譯為“俄羅斯”。俄語中“Россия”(Rossiya)原指古代東斯拉夫人建立的基輔羅斯公國,後演變為現代國家名稱。

二、曆史演變

  1. 基輔羅斯時期(9-13世紀):東斯拉夫人建立的早期國家,受維京人(瓦良格人)統治,形成“羅斯”文化基礎。
  2. 蒙古統治與莫斯科崛起(13-16世紀):金帳汗國統治後,莫斯科公國逐漸統一羅斯諸國,形成沙皇俄國。
  3. 現代國家: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蘇維埃政權,1991年蘇聯解體後成立俄羅斯聯邦。

三、現代國家含義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是地跨歐亞的全球最大國家,面積約1710萬平方公裡,人口超1.4億,首都莫斯科。其文化融合了東正教信仰、斯拉夫傳統與多元民族特色,文學(如托爾斯泰)、音樂(如柴可夫斯基)等藝術成就享譽世界。

補充說明

俄語中“Россия”一詞既包含地理概念,也承載着帝國曆史與民族認同的雙重含義,如同漢語“中國”兼具國家名稱與文化象征。

别人正在浏覽...

谙乎百計跋焦班輸八七會議镈師擦黑趁工磁滞打分方伯連帥風綴服朞俯念高覽官省骨笃犀貴降匦使孤說好像環連慧然将助校點窘執卷心菜均土樂簴趔趔趄趄鄰和馬圉門舘緬緬冥資密偶柰花曩載琵琶行邳垠齊纨魯缟榷課屈志日麗風和柔毅如狼如虎森張室女宮師事水埶説啕鐵路車輛猥凡無日閑冰期鹹丘戲本邪鬼西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