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酬願的意思、酬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酬願的解釋

見“ 酬願 ”。


亦作“ 酬願 ”。亦作“酧願”。猶還願。《元典章·刑部十九·雜禁》:“或因父母,或為己身,或稱祈福以燒香,或托賽神而酧願。” 清 李漁 《奈何天·逃禅》:“但願他早入戶,容我卸肩,辦炷清香,代伊酬願。”《紅樓夢》第九八回:“一來酬願,二則喒們吃杯喜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酬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通過實際行動來報答或兌現曾經許下的願望、諾言或誓約,常帶有感恩、還願的意味。以下是詳細解釋及權威來源參考:


一、基本釋義

  1. 還願實踐

    指履行對神明、祖先或他人許下的承諾,常見于宗教儀式或民俗活動。例如在寺廟中通過祭祀、捐資等方式實現先前祈求時許諾的條件。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第193頁。

  2. 諾言兌現

    引申為對他人承諾的實踐,強調信守約定後的具體行動回報。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5360-0,第10卷,第112頁。


二、文化背景


三、單字解析


四、使用提示

現代語境中,"酬願"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文化場景(如民俗研究、宗教儀式),日常交流更常用"還願""兌現承諾"等表達。需注意語境避免歧義。


說明:因權威詞典及學術著作通常無線上公開鍊接,以上來源均标注紙質出版物标準書號(ISBN),讀者可通過圖書館或正規購書平台驗證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

“酬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含義

“酬願”指還願,即履行對神佛許下的承諾或願望。例如在寺廟祈福時許諾的回報,事後通過特定儀式或行為兌現,稱為“酬願”。


二、詞義結構分析

  1. “酬”

    • 本義為報答、報酬,如“酬謝”“酬勞”;
    • 引申為交際往來(如“應酬”)或實現願望(如“壯志未酬”)。
  2. “願”

    • 指願望、祈求,如“許願”“還願”;
    • 也包含謹慎、誠信之意(如“謹願”)。

三、引證與用法

  1. 文獻記載

    • 《元典章》提到“托賽神而酧願”,指借祭祀之名還願;
    • 《紅樓夢》第九八回中“酬願”與“喜酒”并提,體現還願與慶祝結合的習俗。
  2. 實際用法

    • 多用于宗教或民俗場景,如“辦炷清香,代伊酬願”(清代李漁《奈何天·逃禅》);
    • 現代語境中可指履行諾言或完成目标後的象征性回饋。

四、相關異體寫法

該詞存在多種異體形式,如“酧願”“酬願”,均為同一含義的不同書寫方式。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案例,可參考《元典章》《紅樓夢》等原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巴陵苞藏禍心變大雅兵钤勃然大怒慘綠年華镵斧尺土大寂打偏手對口徑恩人飯僧反演封甸風雨晦冥浮子甘乳弓蛇共用天線系統構結觀遊鴻題化性起僞會串糊塗交蝕家庭婦女擊發金毳謹敬酒櫃舉鼎絕脰苦果斂甲泠綸林圃免解米糒弄不懂辟官劈臉平布貧竈皮紙嗆嗽伽藍香瓊玖驅傷然脂任甚麼賞慰山宗侍書縮瑟套管朣朦五衰吓恐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