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準的意思、方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準的解釋

(1).方形鼻子。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幻·傳聞之甚》:“有金甲繡衣者,擁一神人,方準豐下,雙瞳如電。”

(2).方形帽飾。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士階條例》:“拟俊士帽則用方巾,或緞或紬,皆用烏色,前安白玉方準一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方準"是由"方"與"準"構成的古漢語詞組,其核心語義為"方才準許",在現代漢語中多作為時間副詞使用。根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和《古代漢語虛詞詞典》記載,該詞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方"作時間副詞時表示動作剛完成,《說文解字》訓為"并船也",引申為"起始"義;"準"本義為水平儀,《說文·水部》釋作"平也",後衍生出"允許"的動詞用法。二字組合後,"方準"特指在特定條件達成後剛獲得許可的狀态,常見于古代公文和契約文書。

二、語義結構

  1. 時間限定性:強調準許行為與條件實現的同步性,如《水浒傳》第三十八回"待驗明正身,方準放行"。
  2. 條件強制性:隱含着必須滿足前提才能獲準的邏輯關系,如《大明律·戶律》"納糧足額,方準應試"。
  3. 動作延續性:表示準許狀态的持續性,常見"方準施行""方準通行"等固定搭配。

三、語用特征 在古代司法文書中,"方準"多與"憑驗""具結"等法律術語連用,構成完整的條件句式。現代漢語保留其書面語特征,常見于法規條例,如《民法典》第四百五十六條"履行完畢方準解除"的立法表述。該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被标注為"書面語",建議在正式文書中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方準”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1.方形鼻子

指人的鼻梁或鼻型呈方形,常見于古代人物外貌描寫。例如:

清·錢泳《履園叢話·夢幻·傳聞之甚》:“有金甲繡衣者,擁一神人,方準豐下,雙瞳如電。”
此處“方準”形容神人的方形鼻梁,突顯其威嚴形象。

2.方形帽飾

特指古代帽子上的方形裝飾物,多用于特定曆史文獻。例如:

太平天國《士階條例》:“俊士帽用方巾,前安白玉方準一塊。”
這裡的“方準”指帽子前方的方形白玉裝飾,屬于禮儀服飾的組成部分。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分析特定文獻中的用法,可提供具體例句。

别人正在浏覽...

白華之怨半影碑林草服柴荜長信宮蟲雕翠毛邨墅大小歐陽墊沃東扯西拉鬥篷放迸反抗改陰搆屯鈎弦鍋鏟過天合昏瓠芭惠人胡髭擠攏精神財富京秩進面扛鼎抃牛蛎蛤柳市花街龍劒摩耶難處内在扭撻農舍漚鳥貧薄批紙尾撲蝴蝶乾渴峭削期滿青蜓秋節卻略石室壽人衰統撕破臉送逆搜劫通導推乾就濕瓦器蚌盤甕羹文律霄壤之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