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扛鼎抃牛的意思、扛鼎抃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扛鼎抃牛的解釋

扛鼎:把鼎舉起來。抃牛:把兩頭相鬥的牛位開。能把鼎舉起來,能把相鬥的兩頭牛拉開。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扛鼎抃牛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力量超凡或氣勢雄壯,常用來贊譽勇武過人、能力卓絕者。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面釋義與典故溯源

  1. 扛鼎

    指舉起沉重的青銅鼎。典出《史記·項羽本紀》:“籍(項羽)長八尺餘,力能扛鼎。” 後以“扛鼎”象征神力或非凡氣魄。

    來源: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抃牛

    “抃”通“卞”,意為徒手搏鬥或折斷。“抃牛”指徒手折斷牛骨或制服猛牛,見于《淮南子·主術訓》:“桀之力,制觡伸鈎,索鐵歙金,椎移大犧,水殺鼋鼍,陸捕熊罴。” 高誘注:“桀多力,能抃牛。”

    來源:劉安《淮南子》(中華書局《諸子集成》本)。


二、成語整合與引申義

“扛鼎抃牛”合并兩項勇力典故,比喻: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形容力大無窮,勇武過人。亦用以比喻文筆雄健,氣勢磅礴。”

  2.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

    “比喻力量極大或氣勢雄壯。”


四、文化内涵與應用

該成語濃縮中國古代對“力”的崇拜,常見于:


參考文獻

  1. 司馬遷. 《史記》. 中華書局, 1959.
  2. 劉安. 《淮南子》. 載《諸子集成》. 中華書局, 1954.
  3.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9.
  4.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6.

網絡擴展解釋

“扛鼎抃牛”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讀音與字面含義

2.整體含義

形容人勇武有力、超越常人,既能舉起重鼎,又能制服猛獸,常用來贊美非凡的體魄或能力。

3.出處與典故

4.使用場景

5.辨析與擴展

總結來說,這個成語通過誇張的意象,生動展現了超越常人的力量與膽識,既有曆史厚重感,也適用于激勵性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白鹢表狢博望燒屯殘羹冷飯超額朝上乘客赤醬蚩妄殚虛刀筆士地磁極鼎科地區性荳蔻督禦跟挂耕學弓射瓜綿鼓趺貴昌龜年鶴算橫熾彙流環竭盡全力進任濟勝之具拘繩珂傘空海李氏千頭奴柳陌花叢六逸龍薣率貸鬧酸款怒容剽聞潛使僑鄙起棟棄捐情郎求生害仁岐薛拳拳在念攘抑日彩剡中生蟲省徑身架豕虱霜崖貼耳通判萎蕤污斥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