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訪員的意思、訪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訪員的解釋

見“ 訪事員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訪員"是漢語中具有曆史特征的新聞行業術語,指專門從事新聞采訪與信息收集的專業人員。該詞常見于清末至民國時期的文獻,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訪員"指受雇于報館或通訊社、負責實地采集新聞信息的工作人員,強調其通過走訪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的工作性質。該定義突出其職業屬性與工作方式,與當代"記者"存在語義繼承關系。

二、詞源演變 《漢語大詞典》記載,"訪員"一詞最早見于1884年《點石齋畫報》招聘啟事,其構詞法為動賓式合成,"訪"取"探訪"之意,"員"表職業身份。該稱謂在1949年前普遍使用,後逐漸被"記者"取代,現存于曆史檔案及港澳台地區部分媒體。

三、專業用法 《新聞學大辭典》指出,民國時期訪員需具備三項核心能力:速記技巧、社會關系網絡構建能力、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典型用例可見于1935年《申報》内部章程:"本埠訪員每日須呈報兩條以上獨家消息",體現當時媒體對信息采集的量化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訪員”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含義:

  1. 基本含義
    主要指中國近代對報社專職采寫人員的舊稱,即現代“新聞記者”的前身。該詞由“訪問”和“員”組成,字面意為從事采訪工作的人員。

  2. 曆史背景與别稱

    • 起源可追溯至19世紀末,如1872年《申報》創辦後,正式聘有“本埠與駐外訪員”負責新聞報道。
    • 也被稱為“訪事”“訪事人”,強調其調查、記錄事件的功能。
  3. 現代對應詞
    現今普遍使用“記者”或“外勤記者”替代“訪員”一詞,尤其在新聞行業。

注意:部分資料(如)提到“訪員”可能泛指調查巡視的官員,但此用法在現代語境中已較少見,主流解釋仍以新聞領域為主。

别人正在浏覽...

安慶保衛戰八棒十挾半壁河山标子臂環不相得摻撾醇善除月斷落法室發笑鋒燹傅粉幹色擱田寡佬汩湧故作皓蕩嘉采狡啟積厚流廣驚悚羁牽疾駛舊闾開容控弦濫官污吏良種列眉榴裙麗影鹿牀木彊怕是平衡覺貧嫠千劫秦牢欽限如法泡制守定書法伺舋四診松明歲寒心蘇木逃稅拖兒帶女鼍梁卧榻鼾睡五言詳典香樓賢仁小産心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