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控弦的意思、控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控弦的解釋

(1).拉弓;持弓。《史記·匈奴列傳》:“是時 漢 兵與 項羽 相距,中國罷於兵革,以故 冒頓 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餘萬。” 唐 崔元翰 《奉和登玄武樓觀射即事書懷賜孟涉應制》:“飲羽連百中,控弦踰六鈞。” 元 馬緻遠 《漢宮秋》楔子:“當 秦 漢 交兵之時,中原有事,俺國強盛,有控弦甲士百萬。”《續資治通鑒·宋孝宗淳熙三年》:“ 邦彥 至 金 , 金 人拒不納。既旬餘,乃命引見,夾道皆控弦露刃之士, 邦彥 大怖,不能措一詞而出。”

(2).借指士兵。 漢 賈誼 《新書·匈奴》:“竊料 匈奴 控弦大率六萬騎。”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甯寺》:“部落之民,控弦十萬。” 唐 楊凝 《送客往夏州》詩:“夜投孤店愁吹笛,朝望行塵避控弦。” 清 屈大均 《幽州》詩:“控弦三十萬,強半是 遼東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控弦”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本義:拉弓/持弓

指用手拉開弓弦或持弓的動作,常見于軍事或狩獵場景。例如:


二、引申義:代指士兵

因弓箭是古代重要武器,“控弦”逐漸演變為對士兵的統稱,尤其用于形容騎兵部隊。例如:


補充說明

  1. 詞源特點:該詞多用于史書、兵書或詩詞,帶有文言色彩。
  2. 使用場景:常見于描述北方遊牧民族(如匈奴、鮮卑)的軍事力量,如“控弦甲士百萬”(元·馬緻遠)。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判斷其指向“動作”還是“士兵”。如需更多例句,可參考《史記》《新書》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控弦之義

《控弦》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它的意思是控制弓弦的動作。在形象意義上,它表示對局勢、事件或行為的調控與管理。

拆分部首和筆畫

《控弦》這個成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手和弓。手部首代表與人體有關的事物,而弓部首則代表與弓箭有關的事物。整個成語包含11個筆畫。

來源及古時寫法

《控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禮·地官司徒氏》,其中描述了控制弓弦的工作。在古代文獻中,有關弓弦的控制常常被提及,弓手控制弓弦的動作對于射擊的準确性至關重要。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以《控弦》為例,早期的寫法是「控絃」,彎曲而略有彎纏的弦用「絃」來表示。

繁體字

繁體字中,《控弦》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也是「控弦」。

例句

1. 在這次會議上,領導們決定控弦處理矛盾糾紛,維護團結穩定。

2. 作為一名律師,他擅長控弦辯護,使被告獲得了公正的審判。

組詞

控制、操控、調控、掌控、控制權

近義詞

掌握、駕馭、操縱、支配、操作

反義詞

失控、放松、開放、松散、自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