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防抑的意思、防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防抑的解釋

預防抑制。《後漢書·皇後紀上·和熹鄧皇後》:“﹝皇太後﹞孝悌慈仁,允恭節約,杜絶奢盈之源,防抑逸欲之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防抑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防”和“抑”兩個語素構成。從構詞法分析,“防”指防備、預防,《說文解字》釋為“隄也”,本義指堤壩的防護功能,後引申為阻止危害發生的行為(《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抑”在《廣雅》中解作“按也”,既有壓制又有調節的語義特征,如《漢書·王莽傳》中“抑損椒房之寵”即含控制之意(《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修訂版)。

在當代漢語語境中,“防抑”主要作為動詞使用,特指通過主動幹預手段預防和遏制某種負面現象的發展。例如在公共衛生領域指“防抑傳染病擴散”(《現代漢語應用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年版),在經濟學範疇則用于表述“防抑通貨膨脹”(《經濟學專業術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版)。

該詞的近義詞包括“防控”“遏制”,但語義側重點存在差異:“防控”強調預防與控制并重,“遏制”側重強力阻止,而“防抑”更突出預防性抑制的漸進過程(《同義詞辨析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年版)。在語法搭配上,常與“機制”“措施”“體系”等名詞構成動賓結構,例如建立風險防抑機制(《行政管理學大辭典》,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防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防抑(拼音:fáng yì)指預防和抑制,強調通過預先采取措施來遏制或控制某種行為或現象。例如,《後漢書·皇後紀上·和熹鄧皇後》中記載:“防抑逸欲之兆”,即通過節制來防止放縱欲望的滋生。


二、單字解析

  1. 防:
    • 本義為防備、防守(如“防澇”“國防”),也指堤壩(如“堤防”)。
    • 引申為提前設防以避免不良後果。
  2. 抑:
    • 核心含義為壓制、控制(如“抑制”“壓抑”),也可表示轉折(相當于“然而”)。
    • 在“防抑”中側重通過外力約束行為。

三、古籍例證

《後漢書》中描述鄧皇後“杜絶奢盈之源,防抑逸欲之兆”,體現了該詞在古代語境中的應用,即通過倡導節儉和道德規範來預防過度享樂。


四、應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對社會風氣、個人欲望或潛在問題的管控,如“防抑奢侈之風”“防抑不良傾向”等,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正式文本中。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詞語演變,可參考《後漢書》相關章節或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變察變置比意不協逋債不知世務巉空察曉扯縴拉煙搭班子燈罩德政短調凡常放鼓方域甘腴鶴信花圖潔己從公揭貼幾會濟濟洋洋井石競選近午浸浔看生婆枯餅連理帶梨條螺旋槳馬妳子鳗井冥緣偶辭排斥瞥聞籤收起花祇洹期寄鏚钺權欲熏心任力三叉口三趾聲氣相通私撰天棘恬退銅鬥兒家計畏偪偉服穩步前進伍潮鶱翥小除夕銷耗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