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近午的意思、近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近午的解釋

接近正午時間。 元 貢師泰 《巡按松州》詩:“雲葉繽紛雪弄花,小營近午卻排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近午是漢語中表示時間概念的複合詞,指接近正午(中午12點左右)的時段,通常涵蓋上午11時至12時之間。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化内涵及使用場景三個維度進行解析:


一、詞典釋義與結構分析

  1. 字義分解

    • 近:靠近、臨近(《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708頁)。
    • 午:地支第七位,對應一天中的“正午”(11:00-13:00)(《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421頁)。

      組合後,“近午”指時間上逼近正午但尚未到達的時刻,強調時間點的臨近性。

  2. 詞性屬性

    作為時間名詞,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描述,如:“近午時分,烈日當空”。


二、文化關聯與時間範圍

  1. 傳統時辰對照

    中國古代将一天分為十二時辰,“午時”對應現代時間的11:00-13:00。“近午”可視為“午時”的前段,約11:00-12:00。這一劃分源自《淮南子·天文訓》對日晷計時體系的記載(詳見中華書局點校本)。

  2. 農耕文化印記

    在民俗語境中,“近午”常關聯勞作節點,如農諺“近午歇鋤,避暑休耕”,反映古人避午時酷暑的智慧(參考《中國民俗大典·節氣卷》)。


三、使用場景與語言實例

  1. 文學描寫

    多見于散文、小說中烘托環境氛圍,如:

    “近午的陽光穿過窗棂,在青磚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汪曾祺《故鄉的食物》)。

  2. 曆史文獻

    《清史稿·禮志》載祭祀儀式“近午設壇,牲醴畢陳”,體現官方禮儀對時辰的精确要求。


四、近義詞辨析

提示:權威釋義可進一步查閱《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或《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近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近午(拼音:jìn wǔ)指接近正午的時間,即臨近中午的時段。例如:“小營近午卻排衙”(出自元代貢師泰《巡按松州》詩),這裡的“近午”明确表示時間接近正晝。

二、擴展含義

在部分語境中,“近午”也可引申為接近某個時刻或階段,比如比喻事物發展到關鍵節點的前夕。

三、用法與示例

  1. 時間描述:
    • 直接指臨近正午,如“天近午時,城門前士兵列隊巡查”。
  2. 文學表達:
    • 詩句中常用于營造時間氛圍,如“雲葉繽紛雪弄花,小營近午卻排衙”。

四、相關延伸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獻或文學創作,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但可用于書面語或詩詞仿寫。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或古詩詞相關解析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鼻坳比玉參觀者漕賦廚簏春蘭秋菊雛穉待待兒遞衰反躬自省飜手雨伏特加歌咢梗骜哽吃乖裂過目不忘豪筆毫分縷析轘身會禀慧穎見諷簡穆接下來饑乏寄豭疾甚吉月闿圛課率媿辭來甯拉力令尊脔制爐食饽饽儢儢猛殺眇眇忽忽年衰歲暮撇放痞棍拼客坡仙親慈若曹弱袂三疊神心受涼豎溝俗惡逃薮跳版土地祠瘟将軍線披兒小家婆葉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