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xtort] 用不正當手段強行索要或訛取
勒索敲詐。《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 董縣丞 大驚道:‘大爺乃一縣父母,那有些事?必是你們這些奴才,索詐不遂,故此謀他性命!快引我去尋來。’”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拿獲》:“若有窩家,彼先帶到其處,恐吓鎖拿,多方索詐。”《清史稿·恂勤郡王允禵傳》:“﹝ 康熙 ﹞五十八年四月,劾吏部侍郎 色爾圖 督兵餉失職,都統 胡錫圖 索詐騷擾,治其罪。”
“索詐”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2. 出處與引證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文中提到官員被懷疑“索詐不遂,故此謀他性命”,反映了其“勒索敲詐”的核心含義。
3. 用法與示例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5. 英文翻譯
“Extort”(通過威脅等手段強行獲取)。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醒世恒言》或相關法律文獻。
「索詐」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索取財物并進行敲詐勒索的行為。該詞語常用于描述非法分子或者詐騙犯的行為。
「索詐」一詞由「⻏」和「言」兩個部首組成,共計11個筆畫。
「索詐」的來源比較明确,「索」指需要或者尋求,「詐」指欺騙或者哄騙。繁體字為「索詐」。
在古代,「索詐」的寫法有一些變化。在《康熙字典》中,「索」的原字寫作「⺬」,而「詐」的原字寫作「誚」。
1. 這個詐騙團夥常常使用電話進行索詐,讓人防不勝防。
2. 警方已經破獲了這起詐騙案件,抓捕了涉案的索詐者。
組詞方面,常見的詞語有「索賄」(指索取賄賂)、「詐騙」(指欺騙財物)、「索取」(指需要或者尋求)等。
「索詐」的近義詞有「敲詐勒索」、「勒索」、「詐財」等。
與「索詐」相反意義的詞有「守信」、「奉公守法」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