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縣和道。 漢 制,邑有少數民族雜居者稱道,無者稱縣。《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檄到,亟下縣道,使鹹知陛下之意。” 裴駰 集解:“《漢書·百官表》曰:‘縣有蠻夷曰道。’”《漢書·梅福傳》:“數因縣道上言變事,求假軺傳,詣行在所,條對急政,輒報罷。”
(2).通行全縣或縣與縣之間的道路。 漢 王充 《論衡·别通》:“夫縣道不通于野,野路不達于邑,騎馬乘舟者,必不由也。” 宋 徐铉 《送史館高員外使嶺南》詩:“雙旌馳縣道, 百越 從軺車。”
縣道是指具有全縣(或縣級市)政治、經濟意義的主線幹道,主要用于連接縣城與縣内主要鄉鎮、商品生産和集散地,以及不屬于國道、省道的縣際公路。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功能定位
縣道承擔縣域内交通紐帶作用,既服務于縣城與鄉鎮間的行政、經濟聯繫,也覆蓋重要工農業區域(如商品集散地)。例如,漢代的“縣道”已包含連接行政中心與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含義。
行政管轄
由縣或市級公路主管部門負責修建、養護及管理,屬于地方性公路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路等級
在公路分類中,縣道與國道、省道并列,但等級通常低于二者,且不納入一級至四級公路的等級體系。例如,部分地區的縣道可能包含鄉間小路或非高等級鋪裝道路。
命名與标識
與國道(G開頭)、省道(S開頭)不同,縣道一般以“X”字母标識,後接數字編號,便于區分和管理。
擴展說明:縣道與鄉道的主要區别在于覆蓋範圍——鄉道側重鄉鎮内部及村際聯絡,而縣道更強調縣域整體聯通性。實際使用中,部分縣道可能因區域發展升級為省道。
《縣道》是指連接縣級政府所在地與其他鄉鎮的道路,也是一種道路的分類。縣道通常是連接城鄉的重要幹線,負責運輸人員和物資。
《縣道》的拆分部首為“阝”和“辶”,其中“阝”部表示“阜”,指山的形狀,而“辶”部表示“邊走”的意思。
根據五筆字型和倉颉輸入法,拆分筆畫為7畫。
《縣道》一詞起源于中國,最早出現在明代。在繁體字中,縣道的表示為「縣道」。
在古代,縣道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有些古代文獻中稱之為“縣途”、“縣路”等。
1. 他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沿着縣道穿越田園風光。
2. 這條縣道修建得異常平整,交通非常便利。
縣道的組詞包括:市縣道、鄉村縣道、縣道橋、通縣道等。
與縣道近義的詞語包括:鄉道、公路、高速公路、省道等。
縣道的反義詞可以是:鄉間小路、山間小路、無名小道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