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抱關的意思、抱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抱關的解釋

[grasp a door bolt;defend a city gate] 掌握門闩,把守城門

嬴乃夷門抱關者。——《史記·魏公子列傳》

詳細解釋

監門。借指小吏的職務。亦借指職位卑微。《史記·魏公子列傳》:“ 嬴 乃 夷門 抱關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 嬴 於衆人廣坐之中。”《後漢書·朱祐景丹等傳論》:“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關之怨。” 晉 陶潛 《讀史述九章·韓非》:“君子失時,白首抱關。” 宋 蘇轼 《次韻胡完夫》:“青山别淚尚斕斑,十載江湖困抱關。” 明 劉基 《又次韻和新羅嚴上人》:“見説抱關堪避世,稗官猶可學 虞初 。”參見“ 抱關擊柝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抱關"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手持門闩,把守城門或關卡,後引申為擔任守門小吏的職務,常用來比喻地位卑微的官職或職務。

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本義:守門、把守關卡

    • "抱"意為持、握;"關"指門闩、城門或關卡。
    • 字面意思就是手持門闩,負責開啟和關閉城門或關卡。這是古代一種非常基層、具體的職責。
    • 來源:《孟子·萬章下》:"辭尊居卑,辭富居貧,惡乎宜乎?抱關擊柝。" 這裡"抱關"與"擊柝"(巡夜打更)并列,都是指地位低微的小吏職務。(參考《漢語大詞典》釋義)
  2. 引申義:指守門的小吏

    • 由具體的動作引申為執行該動作的人,即守門人、守關的小吏。
    • 這類職務通常地位低下,俸祿微薄。
    • 來源:《史記·魏公子列傳》記載侯嬴"為大梁夷門監者",即是大梁城東門的守門人,其職責就是"抱關"。(參考《史記》相關記載及曆代注釋)
  3. 比喻義:卑微的官職或職務

    • 由于守門小吏職位低微,"抱關"一詞在後世常被用來泛指或比喻地位低下、無關緊要的官職或差事。
    • 常與"擊柝"連用為成語"抱關擊柝",強調職位的卑微。
    • 來源:曆代文獻中常用此比喻,如韓愈《争臣論》:"宜乎辭尊而居卑,辭富而居貧,若抱關擊柝者可也。"(參考《古代漢語詞典》及古文用例)

"抱關"一詞生動地描繪了古代社會基層小吏的形象,其核心在于守門的動作和守門人的身份,并由此承載了地位卑微的文化内涵。它不僅是古代職官制度的一個具體體現,也常被用于文學作品中表達安貧樂道、不慕權貴的志向或描述出身寒微的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

“抱關”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後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抱關”最初指守門或把守城門的職位,即負責開關城門的小吏。例如《史記·魏公子列傳》提到:“嬴乃夷門抱關者”()。這一用法強調具體職責,如掌握門闩、維護安全。

  2. 引申意義

    • 後引申為地位卑微的職位,常見于古籍中。如《後漢書》用“抱關之怨”形容底層官吏的不滿()。
    • 蘇轼詩中“十載江湖困抱關”則表達長期處于低微官職的困頓()。

二、特殊語境下的含義

  1. 成語中的比喻
    在《孟子·盡心下》中,“抱關不忘”被解讀為“堅守原則,不為名利所動”,賦予其道德層面的含義()。但這一用法較少見,更多文獻仍以職位描述為主。

  2. 文學化表達
    陶淵明詩句“君子失時,白首抱關”将“抱關”與懷才不遇的境遇結合,增強其象征性()。


三、使用場景


“抱關”的核心含義是守門或低微職位,其引申義和文學化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孟子》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霭峰遨嬉百骸北京醫科大學避事鼻塌唇青苌弘化碧顫凜超導體乘風轉舵承衾逞賽吹花垂晩春江花月夜戳舌此生大收煞條蕩訂書機斷配蕃鮮封妻蔭子該洞高姿豪逸賀卡河朔飲哄夥鴻稀鱗絕笳箫基本詞彙禁聲具列刊删篑籠攬揆迾卒林芬梅花三弄眇漫嫩鵝黃嗯哪平活破二作三敲山振虎躟躟三鬥蔥賞世燒灼感深志示現稅吏水蓼飼草貪夫殉利傥言頽向屯政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