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第三大島。面積84萬平方千米。中部為平原,四周為濱海山地。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部分面積為愛爾蘭國土,隻有東北部屬于英國,稱北愛爾蘭。
愛爾蘭島(Ireland)是位于歐洲西北部的島嶼,地理上屬于不列颠群島的一部分,西臨大西洋,東隔愛爾蘭海與不列颠島相望。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分層解析其詳細含義:
地理屬性
歐洲第三大島,面積約8.4萬平方公裡,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中部有低地湖泊,沿海多峽灣。氣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溫和多雨,植被茂盛,素有“綠寶石島”之稱 。
政治劃分
島嶼分為兩個政治實體:
“愛爾蘭”音譯自英語“Ireland”,其名源于古愛爾蘭語“Ériu”(土地女神名),後拉丁化為“Hibernia”。漢語典籍《海國圖志》首次音譯為“愛倫”,20世紀規範為現稱 。
在文學中常象征“自然淨土”與“凱爾特精神”,如葉芝詩歌中的神秘主義意象,或《尤利西斯》描繪的都柏林市井生活 。
2025年全島人口約670萬,其中愛爾蘭共和國約510萬,北愛爾蘭約160萬。經濟以高科技産業(如軟件、生物制藥)和畜牧業為主導,全球約10%的嬰幼兒奶粉産自該島 。
官方語言為愛爾蘭語(蓋爾語)和英語。愛爾蘭語屬印歐語系凱爾特語族,受政府保護,約40%人口具備基礎使用能力 。
12世紀遭英格蘭入侵,1801年并入英國;1916年複活節起義後,南部26郡于1922年獨立(1949年成立共和國);北愛爾蘭6郡仍屬英國,20世紀末通過《貝爾法斯特協議》實現和平 。
包括博因河谷新石器時代墓穴群(約公元前3200年)、斯凱利格·邁克爾島中世紀修道院等 。
參考資料
愛爾蘭島(Ireland Island)是歐洲西北部的島嶼,以下從地理、政治歸屬、曆史及文化等方面綜合解釋:
因全島覆蓋蒼翠林木,被稱為“綠寶石島”(Emerald Isle)。
在漢語中,“愛爾蘭島”偶被用作成語,比喻事物間緊密依存的關系(需注意此用法非主流,常見于特定語境)。
提示:更多曆史細節可參考(獨立進程)、(早期文明)等來源。
哀怛阿叔裱挂材略逞法遄行春台戲楚相存心刀傷打魚丁祭方伯謙豐佐氛嚣負屈含寃格末溝中瘠逛膀子龜紫海琛涵潢合陣警惠就就極正決裂炕幾巋崎冷門漏天毛邊書寐魇敏捷末日泡罩塔鵬壑譜表輕口薄舌青蠅之吊親庭群見忍人肉飛仙上國上詳山虞社教聖旦世短鼠耳輸期擡帖貼怪通識物阜祥刑綫路小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