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杜陵布衣的意思、杜陵布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杜陵布衣的解釋

唐 杜甫 的自稱。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杜陵 有布衣,老大意轉拙。”參見“ 杜陵野老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杜陵布衣”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自稱,其含義與他的身份和境遇密切相關。以下為詳細解釋:

  1. 詞語構成

    • 杜陵:指長安城南的杜陵地區,杜甫曾在此居住,故以地名自稱。
    • 布衣:古時平民的代稱,強調未入仕或身份卑微,杜甫以此自喻寒微處境。
  2. 出處與背景
    該自稱源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此詩創作于安史之亂前夕,杜甫借“布衣”表達對時局的憂思及個人抱負未展的感慨。

  3. 文學意義
    “杜陵布衣”不僅是杜甫的自指,更成為其詩歌中憂國憂民形象的代稱。後人常以此稱呼他,如蘇轼在詩中寫道:“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契與稷。”,突顯其以平民身份心系家國的特質。

  4. 關聯稱呼
    杜甫另有别稱“杜陵野老”(見于《哀江頭》),與“杜陵布衣”含義相近,均體現其隱逸與現實的矛盾身份。

總結來看,這一自稱融合了地理歸屬、身份象征及情感表達,成為杜甫詩歌中重要的自我标識。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作背景,中标注的古典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杜陵布衣(dù líng bù yī)是一個成語,意為杜陵的窮人。它由四個漢字組成,拆分部首為木、纟、衤和衣,總共包含12個筆畫。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杜陵為杜牧的祖籍地,而布衣則表示窮苦的衣着。 杜陵布衣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杜陵布衣」。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杜陵可以寫作「杜陵」,布衣可以寫作「布衣」。 例句: 1. 他雖然身份低微,卻沒有因為是杜陵布衣而放棄追求自己的夢想。 2. 那個年輕人來自杜陵,是典型的杜陵布衣。 一些與杜陵布衣相關的組詞包括杜陵、窮人、貧窮等。近義詞可以是窮苦、貧困等,而反義詞可以是富有、富裕等。 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