耋吏的意思、耋吏的詳細解釋
耋吏的解釋
老吏。 唐 韓愈 《祭張給事文》:“屢辟侯府,亦佐 梁 師;前人是似,耋吏嗟咨。”
詞語分解
- 耋的解釋 耋 é 年老,七八十歲的年紀:耋期。耄耋之年。 筆畫數:; 部首:耂; 筆順編號:
- 吏的解釋 吏 ì 舊時代的大小官員:吏治。官吏。 舊指小公務員:吏員。胥吏(地方官府中辦理文書的人)。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耋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
基本構成與發音
- 由“耋”(dié)和“吏”(lì)組成。
- “耋”指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吏”指官員或小公務人員。
-
詞義解析
- 字面意為“年老的官吏”,特指雖年事已高但仍擔任官職的人。
- 唐代韓愈在《祭張給事文》中曾用此詞,描述張公的仕途經曆:“屢辟侯府,亦佐梁師;前人是似,耋吏嗟咨”。
-
使用場景與評價
- 多用于形容堅守崗位、盡職盡責的年長官員,帶有敬意。
- 也可引申為對長期從事某職業且經驗豐富者的尊稱。
-
相關擴展
- 類似詞彙如“耄耋”(指八九十歲高齡),但“耋吏”更強調職業屬性。
- 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文或特定曆史讨論。
總結來看,“耋吏”是一個兼具年齡與職業特征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義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耋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耋吏(dié lì)一詞,是指年老而仍然堅持從事官員、公務員等職業的人。這個詞在古代文獻中較為少見,常用于形容年歲已高卻仍然不願離開公職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耋吏的拆分部首是耑(zhuān)和吏(lì),分别位于左右兩側。耑部表示耳朵的形狀,吏部表示與官員相關的職務。它的筆畫數是10畫。
來源
《耋吏》一詞最早出現在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一書中。這本書是一部收集了各種曆史典故和身邊逸聞趣事的散文集,耋吏這個詞描述了當時社會上那些年老而仍然從事公職的人。
繁體
《耋吏》的繁體字為耋吏,與簡化字形式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耋吏的字形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基本一緻。古時候的文字書寫形式隨着時代的變化而有所演變,但基本上還是能夠辨認出現代形式的詞義。
例句
1. 他雖已年過耄耋,但仍然堅持從事公職,對工作充滿激情。
2. 那位耋吏以公正和才幹而著稱,在職場上備受尊敬。
組詞
耋年、耋耐、耋心、耋身等。
近義詞
年邁的吏員、老資格的官員。
反義詞
年輕公職人員、初出茅廬的官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