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顯選的意思、顯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顯選的解釋

顯要的職位。 三國 魏 曹操 《與王修書》:“自是以來,在朝之士,每得一顯選,常舉君為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顯選”是一個文言色彩較濃的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不高,其核心含義可以從字源和古籍用例兩方面進行解析:

  1. 核心語義:顯赫的官職或職位

    • 字源分析:
      • 顯 (xiǎn): 本義指明顯、顯露,引申為顯貴、顯赫、有名望有地位的。例如《說文解字》釋“顯”為“頭明飾也”,段玉裁注引申為“凡明之稱”。在官職語境中,指地位尊貴、聲名顯赫。
      • 選 (xuǎn): 本義為遣送、放逐,後主要引申為選擇、選拔,再進一步引申指被選拔出來的人才或職位,特指官職、官位。例如《說文解字》釋“選”為“遣也”,後假借為“柬擇”之義。在“顯選”一詞中,“選”主要指官職、官位。
    • 組合義: 将“顯”與“選”結合,“顯選”即指顯要的、尊貴的官職或職位。它強調的是該職位本身地位崇高、聲名顯赫,而非指擔任該職位的人。
  2. 古籍用例佐證:

    • 此詞多見于古代史書、奏議等文獻中。
    • 例如,《後漢書·李固傳》記載李固上疏中有:“尚書出納王命,賦政四海,權尊勢重,責之所歸,若不平心,災眚必至,誠宜審擇其人,以毗聖政。 今與陛下共理天下者,外則公卿尚書,内則常侍黃門,譬猶一門之内,一家之事,安則共其福慶,危則通其禍敗……斯豈(李)固庸材朽質所能堪任?斯亦(陛下)顯選之失也。” 這裡李固自謙才能不足以擔任重任,并指出這是皇帝在選拔(任命)顯要職位(尚書等)上的失誤。此處的“顯選”即指顯要的官職(尚書等職)及其選拔任命過程。
    • 另一個例子見于《晉書·劉頌傳》上疏:“且(秦)政惡其多門,而(漢)制懲于彼敝。秦立三十六郡,權分于守尉;漢分天下為十三州,州置刺史。然則建侯之理,(漢)固宜修之;郡縣之制,(秦)已試之矣。但(周)代遠年湮,(周制)雖欲(恢複)而勢不可複。且(周制)封建顯選,(諸侯)皆使親民,(而)今之刺史,(雖)位重(但)不臨民。” 這裡的“封建顯選”指封建制度下那些顯赫的諸侯職位(如公、侯、伯等)。

“顯選”一詞,從漢語詞典角度解釋,其詳細意思是指地位顯赫、尊貴重要的官職或職位。它側重于描述官職本身的崇高性質,常見于古代文獻中,用以指代朝廷中那些權力重大、聲名顯耀的官位。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顯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顯要的職位(主要釋義)

  1. 基本含義
    指重要或顯赫的官職,多用于古代文獻中。例如三國時期曹操在《與王修書》中提到:“在朝之士,每得一顯選,常舉君為首”,即強調王修常被推舉擔任朝廷要職。

  2. 詞源與結構
    由“顯”(顯著、顯赫)和“選”(選拔、職位)組成,字面可理解為“通過選拔得到的重要職位”。

二、顯露才能(次要釋義)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通過選拔展現優秀才能或品質”,但此用法較少見,且權威性較低,可能為現代引申義或誤用。

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或三國時期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牡丹保壁薄媚颩颩觱栗駁辭博而不精布散采光長歌當哭長烈癡心妄想楚王神道道地地颠張東施效颦風弦賦食浮踴狗盜雞啼光傥過都好心好意黑馬洄潏見諒金虵譏排窟窖鵾鷄靈糧漓俗驢臉瓜搭漫散射脢腓梅臘眉頭一展,計上心來魔王目斷魂銷暮情木杖難老蟠龍卧虎鵬遊齊德青苔巷青嵓求證阙少颯拉世世束手就縛太液滔天天秤痛憤蛙鳴鸱叫相襯想似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