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傳诔的意思、傳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傳诔的解釋

傳記和诔文。傳,用以記述死者的事迹和德行;诔,用以表示哀悼之情。《東觀漢記·平原懷王勝傳》:“ 平原王 葬, 鄧太後 悲傷,命史官述其行迹,為傳誄,藏於王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傳诔”是由“傳”和“诔”組合而成的複合詞,主要用于古代文體中,具體含義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傳(chuán)
    指傳記,用于記錄逝者的生平事迹與德行。例如《東觀漢記》中記載的“平原王葬,鄧太後命史官述其行迹”,即通過“傳”的形式保存人物曆史。

  2. 诔(lěi)
    一種哀悼性文體,通過羅列逝者生平行迹表達哀思,最初與定谥號相關,後逐漸演變為抒發個人情感的哀辭。如《周禮》提到“太祝作六辭,六曰诔”,曹植、潘嶽等文人均有經典诔文傳世。

二、功能與演變

三、文體特征

四、示例與應用

《文選》收錄的曹植《王仲宣诔》、潘嶽《楊仲武诔》均為傳诔典範,韓愈、柳宗元等唐宋文人也沿用此文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傳诔(chuán lèi)這個詞的意思 傳诔這個詞是指向後人傳達賢人功績和思想的一種方式。它是由“傳”和“诔”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傳”指傳遞、傳播,“诔”指挽詩、挽聯。所以,傳诔意味着通過文學作品等方式,将先賢的功績和思想傳遞下去。 傳诔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傳诔的拆分部首是“亻”和“讠”,分别表示人和言語。它包含了12個筆畫。 傳诔的來源和繁體字 傳诔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君主會用傳诔的方式向全國人民宣傳賢人的功績和思想,從而教化人民。在繁體字中,“傳诔”通常以「傳誄」的形式呈現。 傳诔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傳诔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上,它的意思仍然是宣傳賢人的事迹和思想。 傳诔的例句 1. 君王下令,傳诔賢人之德。 2. 通過傳诔,我們能夠了解到先賢的智慧和勇氣。 傳诔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傳承(chuán chéng)、诔辭(lèi cí)、傳世(chuán shì)等。 近義詞:宣傳、教化、傳達等。 反義詞:忘卻、遺忘、埋沒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我将很樂意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