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誼的意思、斷誼的詳細解釋
斷誼的解釋
以義為準則進行決斷。 漢 班固 《典引》:“昭明好惡,不遺微細,緣事斷誼,動有規矩。”《文選·班固<幽通賦>》:“所貴聖人至論兮,順天性而斷誼。” 李善 注引 班昭 曰:“至論,謂‘五經’、‘六藝’,所以貴之者,順天之性也,亦當以義斷之,不可貪苟生而失名。”
詞語分解
- 斷的解釋 斷 (斷) à 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斷裂。斷層。斷面。截斷。斷腸。斷魂。斷線風筝。 不繼續,禁絕:斷糧。斷水。斷炊。斷奶。斷檔。斷流。斷種(弉 )。斷交。斷片。斷續。斷子絕孫。 判定,決定:判斷。診
- 誼的解釋 誼 (誼) ì 交情:友誼。交誼。情誼。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斷誼”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以義為準則進行決斷”,強調在決策或行動中遵循道義原則。以下是詳細解析:
詞義分解
- 斷(duàn)
指“決斷、判斷”,包含斷絕、裁決之意,如《典引》中“緣事斷誼,動有規矩”,即根據道義标準處理事務。
- 誼(yì)
本義為“合宜的道德或行為”,引申為“道義、原則”,如班昭注解“以義斷之,不可貪苟生而失名”。
文獻出處
該詞多見于漢代典籍:
- 班固《典引》:“昭明好惡,不遺微細,緣事斷誼,動有規矩。”
- 《幽通賦》:“順天性而斷誼”,強調遵循自然法則與道義結合。
用法與語境
“斷誼”多用于強調道德判斷的嚴肅性,常見于古代政論或倫理讨論中。例如,在涉及法律裁決、人際關系的抉擇時,需以“義”為根本依據,而非個人利益。
現代關聯
現代語境中,類似概念可理解為“基于原則的決策”或“道德判斷”,但“斷誼”一詞已較少使用,更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漢書》《文選》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誼(duàn yì)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斷絕友誼”或“中斷關系”。它的拆分部首是“氵”和“言”,其中,“氵”表示水,而“言”表示語言。它的筆畫數分别為3畫和7畫。
《斷誼》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如果以繁體字來寫,《斷誼》可以寫作「斷譯」或「斷譯」。
以下是關于《斷誼》的一些例句:
1. 他們之間的一次争執導緻了他們的斷誼。
2. 盡管經曆了很多風雨,他們始終沒有斷誼。
3. 我希望這次誤會不會導緻我們之間的斷誼。
一些與《斷誼》相關的組詞包括:“修複友誼”、“重建關系”、“複合”等。相反的詞語可以是“保持友誼”、“維持關系”或“團結”。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