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舉止隨便,滿不在乎的樣子。《水浒傳》第九回:“你這個賊配軍,見我如何不下拜?卻來唱喏!你這厮可知在 東京 做出事來,見我還是大剌剌的。”《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六回:“ 逸雲 此刻竟大剌剌的也不還禮。”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五:“不單是那一夥變把戲的,城隍廟前那個活神仙相面的,大剌剌地,我瞧着也不順眼。”
"大剌剌"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多見于北方方言),形容人态度隨意、不拘小節,甚至有些大大咧咧、滿不在乎的樣子,常略帶貶義或調侃意味。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形容人舉止隨便、無所顧忌,對周圍環境或他人感受不夠在意
強調行為上的不拘束與态度上的不謹慎,常隱含缺乏禮貌或分寸感。例如:"他大剌剌地坐在主位,也不謙讓。"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239頁。
官網詞條參考:現代漢語詞典"大剌剌"(需手動檢索詞條)
指動作幅度大、姿态放松,甚至顯得粗魯。
例:進門後大剌剌地把包往沙發一扔。
表現對規則、禮儀的漠視,或對他人評價的滿不在乎。
例:他大剌剌地反駁領導,毫不顧忌場合。
多含輕微批評意味,但特定語境下可表率真(如好友間調侃)。
标注為口語詞,釋義:"形容隨隨便便、毫不在意的樣子。"
來源: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256頁。
收錄為北方官話詞彙,強調其"不拘禮節"的核心語義。
來源:中華書局,1999年,第4217頁。
提示:以上詞典可通過國家語委"中華精品工具書數據庫"權威核查,或圖書館借閱實體書驗證。
“大剌剌”是一個漢語形容詞短語,主要用于描述人的态度或行為,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形容舉止隨意、滿不在乎的樣子,強調不拘小節或毫不掩飾真實想法。常見于口語化表達,帶有中性或略帶貶義,具體取決于語境。
發音與結構
使用場景與例句
近義詞與相關表達
近義詞包括“大模大樣”“大喇喇”等,方言中也有“大辣辣”“大落落”等變體。
注意事項
該詞多用于口語和非正式場合,正式寫作中建議根據語境選擇更貼合的詞彙,如“不拘小節”或“大大咧咧”。
若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分析,可參考《水浒傳》相關章節或現代文學作品(如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
暗淡焙粉扁鵲擦西忱恂吃鴨蛋丑聲遠播從親達幹底死謾生東封西款二類反水風月債負堅執銳高聳棺衾鼓拍海寓和獯花紗布轎衣假寝诘論近安精麗積沓軍牍開科取士快飲刳獸食胎斂饬鸾庭抹額鬧市蹑擊甯壹弄播秦川女求竈頭不如告竈尾奇聞狨鞍柔安弱者三大洋散水花沈湎什一之利受責宿憤索是痛快淋漓團貌土骨蛇吐紅土蝼讬號維摩疾相門綫溜